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神刊首发!青少年癌症发病死亡统计报告

2020-09-22作者:cmt佳玲资讯
癌症筛查

微信图片_20200921173929.jpg


青少年(15~39岁)癌症统计数据通常未被进一步细分,这掩盖了该人群不同年龄段癌症数据的重要差异。

2020年9月17日,全球影响因子第一神刊、美国癌症学会《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在线发表美国癌症学会、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埃默里大学、加拿大艾伯塔省卫生厅癌症流行病学与预防研究部的研究报告,对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分析,这也是该刊首次对青少年癌症数据进行独立分析。

该研究根据1975~2017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全国癌症登记规划(NPCR)数据库和全国卫生统计中心(NCHS)数据库、北美癌症登记中心协会(NAACCR)数据库的历史数据,按年龄段(15~19岁、20~29岁、30~39岁)、性别、种族,对美国青少年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


根据历史数据推算,预计2020年美国青少年新发癌症、癌症死亡数量:

  • 15~39岁:8万9500例、9270例

  • 15~19岁:5800例、540例

  • 20~29岁:2万4900例、2210例

  • 30~39岁:5万8800例、6520例


其中,预计2020年青少年各年龄段新发癌症数量前三甲:

  • 15~19岁:淋巴瘤1300例、甲状腺癌800例、大脑等神经系统肿瘤500例

  • 20~29岁:甲状腺癌460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3000例、皮肤黑色素瘤2200例

  • 30~39岁:女性乳腺癌1万1100例、甲状腺癌9000例、皮肤黑色素瘤5500例


近10年来(2007~2016年)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的癌症发病率都有所增加,尤其甲状腺癌(20~39岁每年增加大约3%、15~19岁每年增加4%)。


对于大多数年龄段,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包括肾癌(各个年龄段每年增加3%)、子宫体癌(20~39岁增加3%)、结直肠癌(20~39岁增加0.9%~1.5%)。15~29岁的黑素瘤发病率每年减少4%~6%,不过30~39岁变化不大。


其中,近5年来(2012~2016年)青少年各个年龄段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显著增加:

  • 15~19岁:10万分之0.1

  • 20~29岁:10万分之5.7

  • 30~39岁:10万分之46.6


近10年来(2008~2017年)青少年各个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癌症死亡率每年减少1%,除了30~39岁女性,由于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减少趋于平缓,故变化不大。30~39岁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的死亡率有所增加,这反映了该年龄段此类癌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其中,2017年青少年女性各年龄段癌症死亡数量前三甲:

  • 15~39岁:女性乳腺癌1063例、子宫颈癌514例、大脑等神经系统肿瘤407例

  • 15~19岁:白血病58例、大脑等神经系统肿瘤49例、骨骼肿瘤40例

  • 20~29岁:白血病118例、大脑等神经系统肿瘤117例、女性乳腺癌95例

  • 30~39岁:女性乳腺癌968例、子宫颈癌437例、结直肠癌338例


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癌症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相似(范围:83%~86%),不过某些癌症不同年龄段差异较大,反映了组织学亚型分布和治疗的差异,例如15~19岁与30~39岁相比: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4%比51%

  • 大脑等神经系统肿瘤:77%比66%


其中,近7年来(2009~2015年)不同种族青少年女性乳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


  • 非西班牙裔白人:88%

  • 非西班牙裔黑人:78%

  • 亚洲太平洋岛民:89%

  • 西班牙裔青少年:85%

  • 印第安阿拉斯加:86%


其中,近7年来(2009~2015年)青少年各个年龄段乳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相似:

  • 15~19岁:85%

  • 20~29岁:83%

  • 30~39岁:86%


其中,近5年来(2012~2016年)青少年乳腺癌的分期比例:

  • 局部:47%

  • 区域:43%

  • 远处:7%

  • 未知:3%


因此,根据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对青少年癌症监测、病因学、基础生物学、患者生存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增加临床研究入组人数、扩大研究范围、提高临床医师和患者对癌症早期症状体征的警惕性,将有助于减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种族青少年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来源:SIBCS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