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获得更多精彩能容
除了患者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加重以及血氧饱和度降低等临床症状变化之外,也有文章报道了超声雾化吸入致严重不良事件,如陈嘉凤等报道了2例不良反应的患者。
※给产时重度窒息6天患儿雾化吸入糜蛋白酶2.5mg+生理盐水10ml+庆大霉素1万U+地塞米松1mg,5min左右患儿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后无效后死亡。
※3月大的患儿予超声雾化吸入后突然面色苍灰、烦躁不安、呼吸频率以及心跳加快。
当前雾化治疗的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湿化气道,促进排痰;二是雾化形式用药,比如基于雾化形式吸进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起到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状态等作用。
超声雾化通过声波震荡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病人吸气进入气道。工作原理是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高频电能,通过晶体换能器,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声能透过透声膜,破坏药液表面张力与惯性形成雾滴,随病人吸气进入气道到达肺泡。
此外还有氧气雾化以及空气压缩雾化。
氧气雾化是利用高流速的氧气流将药液吹成气雾状,通过呼吸运动将药物吸入气道,达到治疗目的。
空气压缩雾化是利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后作为驱动力,将药液吹成气雾微粒。工作原理为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为一股强大的气流后喷出冲击药杯内的液体,将其气化经口鼻吸入,雾粒直径在5μm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雾化颗粒的直径是雾化治疗价值的指标之一,即能沉积于气道和肺部的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μm,以3.0~5.0μm最佳。而超声雾化形成颗粒直径约为5~8μm,大部分沉降附着在大气道中,肺内沉降率低。
优点
因为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动,所以时间及功率可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 吸入时间可自由设定;
● 雾量大小可调节;
● 雾滴密度高且均匀,雾粒直径为5~8μm;
● 大部分雾粒主要沉降于口腔、咽、喉较大气道,可起到消炎、稀释痰液、湿化气道的作用。
缺点
● 雾滴中水分多,微粒大,分子重,药量少,易在大气道黏附和沉降,到达气道深部的雾化液量少;
● 对混悬液和黏性溶液雾化效果较差;
● 在持续超声雾化时,药液往往因为温度上升,其蛋白质等相关生物大分子受到破坏,进而药物所发挥的作用会有所降低;
● 雾化吸入后可使干燥痰液湿化膨胀而阻塞支气管引起窒息;
● 长时间雾化吸入(>20min)会引起气道过度湿化,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
● 其底部的透明薄膜常因用力过度或操作不当致破碎,利用率明显降低。
在临床对患者气道湿化稀释痰液的过程中,常见的湿化液有蒸馏水、0.45%的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以及碳酸氢钠溶液。
※ 蒸馏水:低渗液体,可湿化黏稠的痰液及湿润气道内细胞。量过多,可致气道黏膜的水肿,气道阻力增加。
※ 0.9%NaCl溶液:等同机体渗透压,在短期内作为湿化剂使用。雾化时水分易蒸发,达到气道黏膜时变为高渗性刺激呼吸道黏液细胞。目前临床上不建议长期使用。
※ 0.45%的氯化钠溶液:在雾化蒸发水分达到气道表面后可形成近似0.9%NaCl,对机体刺激较少且可起到很好的湿化作用。目前临床上建议使用此类湿化液。
婴幼儿 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因此当雾量过大易在上呼吸道聚成液滴,引发呛咳。
老年患者 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调的过大后,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长期卧床的患者 长期制动患者普遍存在呼吸肌/咳嗽功能障碍,当卧位下进行超声湿化时,干燥痰液迅速膨胀,有窒息的风险。
气道高反应患者 应尽量控制雾量的大小,避免持续刺激气道引起患者持续咳嗽,从而诱发肋间肌以及腹肌的疼痛。
在进行超声雾化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吸入方法、体位、雾化量、每次吸入量和吸入间隔时间等。
※ 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即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
※ 持续雾化时间<20min;
※ 雾化稀释痰液后再辅助胸部物理治疗或负压吸痰以防痰堵发生。
在预防不适症状的出现同时确保超声雾化的治疗效果!
来源 知行呼吸与重症康复 作者 赣州五院周兆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