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欧洲免疫肿瘤学大会(ESMO-IO)将于12月7日~9日瑞士日内瓦举行。本次大会公布一项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白蛋白紫杉醇单药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TKIs治疗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探索研究的初步分析结果,旨在评估免疫联合抗血管加单药化疗(chemo-reform)模式在EGFR突变TKIs治疗耐药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为此,在大会召开之际第一时间,特别邀请研究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解读此研究结果和点评。
周承志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呼吸五区(肿瘤一区)主任,肿瘤中心主任助理。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肺癌工作组委员
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委及患教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疾病学会肿瘤危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肺癌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肺癌分会及真实世界研究分会副主委
免疫治疗已全面变革晚期NSCLC的治疗模式,国内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已全面获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一线,二线/三线治疗的适应症。针对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免疫治疗探索也在积极开展中,尤其是中国人群中突变比例较高的EGFR基因,EGFR-TKIs治疗耐药后免疫治疗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IMpower150研究探索性分析评估免疫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加抗血管治疗(ABCP)对比免疫联合化疗(ACP)和化疗联合抗血管 (BCP) 治疗EGFR-TKIs耐药的NSCL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ABCP四药治疗组较BCP组和ACP组OS有获益趋势,但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待提高,因此如何优化联合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新问题。
本研究是探索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白蛋白紫杉醇单药化疗治疗EGFR-TKIs耐药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其创新意义在于单药化疗提高后线患者治疗耐受性,同时保留后线再用铂类治疗的机会,从而为延长生存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次报道为初步的结果分析,患者入组和后续的随访会持续按计划进行。
一,研究设计:本研究是一项单臂的探索性研究(NCT04310943),纳入人群和用药方案详见图1,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PFS率和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RR和1年OS率,拟入组患者数量为24例。
图1:研究设计
二,疗效评估:影像学评估由研究者在患者入组后3个月内每6周(±3天)评估一次;3个月后,每12周(±7天)评估一次。
三,安全性评估:不良反应事件(AE)的分级和记录根据NCI-CTCAEv5.0。
从2021年3月22日到2022年8月26日期间,共入组14例患者,其中9例患者疗效可评估,3例患者未到达评估时间,2例患者因AE而未评估退出。
一,基线特征:中位年龄57(范围:30-70)岁;患者初诊时EGFR突变类型:EGFR exon19del 和exon21L858R分别占50%;10例患者是既往接受过1代/2代和3代EGFR TKIs治疗即接受过≥2线治疗的患者比例有71.4%,同时有14.3%的患者既往用过一次化疗,28.6%的患者接受过一次抗血管治疗,详见表1。
表1:基线特征
二,有效性评价:数据截止到2022年8月26日,中位随访11.2个月,中位PFS达到7.0个月(95%Cl:6.0-8.0); ORR为66.7%(95%Cl:29.9-92.5),中位DOR为5.3个月(95%Cl:4.9-5.7),DCR高达100%;整体的耐受性良好,中位DOT达到6.3个月(95%Cl:0.8-11.6)。
表2: 肿瘤缓解
图2:肿瘤病灶最佳缓解
图3: PFS KM曲线分析
图4: 治疗持续时间
三,安全性评价:14例患者中≥grade3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TRAE) 和 ≥grade3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 irAE)的发生率分别是21.4%和14.3%,最常发生(≥2 例患者发生)的TRAEs主要与化疗相关,包括脱发、血液学毒性和乏力等,多数为1-2级,临床可控可管理。
表3:安全性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白蛋白紫杉醇单药化疗治疗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初步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仍在进行中,后续会对研究结果进行持续的监测。
随着对免疫微环境的不断探索和临床数据的不断生成,EGFR阳性NSCLC从免疫治疗“禁忌”到全球首部《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1]的发布,免疫治疗的发展可谓是取得了长足进步,给我们临床选择带来了有力的支撑和更多的思考。共识中针对EGFR突变TKIs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再次活检缺乏有效靶向治疗晚期NSCLC,推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其中免疫联合化疗和免疫联合化疗加抗血管治疗得到了绝大多数专家的推荐。共识引证中以IMpower150研究探索性分析为代表的免疫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加抗血管药物的四药模式疗效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但安全性问题引发很多探讨,所以针对EGFR-TKIs耐药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的策略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本中心早期回顾性分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单药化疗加或者不加抗血管治疗(组A)对比含铂双药化疗(组B)治疗EGFR-TKIs耐药后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组A较组B肿瘤的客观缓解率提升28%,中位PFS延长2.9个月,≥grade3 AE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免疫联合单药化疗这种chemo-reform模式给到一个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信号。同样对比CM9LA和CM227研究,双免疫联合短周期化疗(chemo-reform)较双免疫(chemo-free)有早期获益的趋势,但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更高,因此,关于平衡疗效和安全性的chemo-reform模式,未来需要不断的探索[3] 。基于此,本研究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单药化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TKIs耐药后晚期NSCLC,纳入人群中70%以上是接受过2线和3线治疗的后线患者,包含了用过一次化疗或抗血管治疗的患者和个别非活动期脑转移的患者。在整体的基线比较差的条件下,我们看到了非常有前景的疗效,ORR高达66.7%,中位PFS为7.0个月,安全性可控,其中≥grade3 TRAE的发生率较同类研究的四药模式有很大的改善,结果与我们的假设基本是一致的。当然目前样本量有限,后续会持续入组患者和随访,为EGFR-TKIs耐药后缺乏有效靶向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优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0 : 1047-1065.
[2]Haiyi Deng, Chengzhi Zhou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1;10(4):1924-1927.
[3]Haiyi Deng, Chengzhi Zhou Front. Oncol. 11:700023.
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仅作科学信息交流目的,非广告用途,亦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