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 | “幽”问必答第一期

2021-04-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幽门螺杆菌


为了提高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文忠教授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农华教授牵头发布了《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控100问》(简称《100问》)电子书,可作为《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的完整解读和内容更新。

《100问》不能包括Hp感染处理的所有问题。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提高Hp感染处理水平,切实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两位教授在壹生平台上开设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控——“幽”问必答栏目,以“云问答”+“云讲解”的形式分11期对《100问》以外的有代表性问题或重点进行在线解答。小编将陆续对11期内容进行整理发布,期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

Hp感染的防控包括Hp的传播和如何防控Hp感染2部分内容。

 

Hp是如何传播的?

 

Hp特异性地定植在胃型上皮,定植后,几乎100%引起Hp胃炎。其中10%的感染者发生消化不良,15%~20%的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4%~5%的感染者发生胃癌。

 

2015年,《Hp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明确指出,Hp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

传染源.png

Hp可以从感染者向非感染者传播,目前,Hp感染者是唯一明确的传染源。此前,有研究者认为Hp感染可以通过中间宿主(猫、猪、羊、狗等)传播,目前这种可能性已被排除。

 

·易感人群

Hp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多数发生在幼儿和儿童阶段。Hp感染根除后仍有发生再感染的风险。

 

·传播途径

Hp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通过某种媒介从口腔进入,并在胃内定植。通过媒介从口腔进入有3种途径,分别为感染者的唾液、感染者的粪便和感染者的呕吐物。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污染水源、食物等传染他人。

 

因此,我们认为Hp有3种传播途径:① 口-口传播;② 胃-口传播;③ 粪-口传播。其中,口-口传播以唾液为媒介,是Hp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传播方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为不良的喂食习惯、接吻和不用公筷公勺共餐。

 

Hp主要在家庭内传播。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家庭中母亲感染Hp,那么子女的感染概率为40%,父亲的感染概率为68%;如果母亲未感染Hp,那么子女的感染概率仅为3%,父亲的感染概率仅为9%。可见,母亲在家庭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除母亲外,感染的祖母、外祖母也可以将Hp传染给小孩。

 

家庭内传播.png

Hp在家庭内传播的可能性不同,可能性最大的是由母亲、祖母或外祖母传染给小孩,其次是夫妻间相互传染,最后是兄弟姐妹间相互传染或由父亲传染给小孩。

 

Hp感染的传播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的了解有助于防控Hp感染。主要包括卫生经济条件差和不良生活习惯。其中,卫生经济条件差分为卫生条件差、住房拥挤、缺乏自来水以及粪便、呕吐物污染水源、食物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分为不卫生喂食、公用毛巾、牙刷和(或)杯子、不用公筷、公勺共餐、吸烟以及高盐饮食等。

  

如何防控Hp感染?

 

目前,全球约有50%的人群感染Hp,我国的感染率居中,大概在35%~55%之间。20世纪80年代,我国Hp的平均感染率在60%~70%之间,目前的平均感染率下降20%左右。

 

 

·针对感染传播的3要素进行防控

 

三要素.png

上文提到,Hp感染的传播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因此,可以从消除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入手这3方面着手制定防控策略。目前我国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较高,难以很快消除传染源,并且Hp在人群中普遍易感,难以有效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才能够切实防控Hp感染。



警惕Hp的再感染

再感染.png

Hp根除后有再感染的风险。部分Hp感染者根除治疗成功后,经过一段时间可再次检测Hp阳性,在临床上称为Hp复发。Hp复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再感染,另一种为复燃。复燃是指前后2次的Hp菌株相同,第一次的菌株经根除治疗后活力降低,暂时处于被抑制状态,以致检测时未能检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重新大量繁殖而并被检测出。再感染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Hp感染,且感染菌株与原始菌株不同。

 

如何区分再感染和复燃?

 

①   DNA指纹图谱

 

由于再感染时两种菌株是不同的,通过DNA指纹图谱可以对两种细菌进行鉴定。但临床上需要收集前后两次细菌,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②   呼气试验

 

在Hp根除治疗后第4周和6个月(或1年)分别检测Hp,如果2次结果均为阴性,此后检测再次出现Hp阳性者,则可能为再感染。复燃多数在根除治疗后6个月内转为阳性。

 

Hp再感染率、再感染在防控中的意义

 

Hp再感染率是Hp防控的重要数据。高再感染率将对Hp的防控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国的再感染率为1%/年~2%/年。Hp再感染的危险因素与Hp感染传播相同。

 

·Hp感染的防控范围

 

HP感染的防控可以分为3个方面:

 

①   家庭内传播控制

主要包括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婚前筛查、治疗Hp和酌情进行Hp阳性家庭筛查。Hp阳性家庭筛查是指家庭中发现1人有Hp感染,为了避免HP在家庭内传播,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Hp筛查。但目前对于Hp阳性家庭筛查还存在一定的争议。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感染是其根除指征,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强调在有根除指征的情况下才应进行根除治疗。我国人口基数大,开展全面检测、根除治疗不现实,应优先考虑对获益更大的人群进行筛查。

 

②   内镜+Hp检测(Hp检测和治疗)

约1/3的Hp感染者可能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早期胃癌、胃MALT淋巴癌等疾病。患者在门诊就诊或检查胃镜时要检测Hp,并对阳性患者进行根除治疗。


③   筛查

对于无症状的HP感染者需要进行筛查,包括处于胃癌高发区或有胃癌家族史、低感染率地区中的高感染人群、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和有筛查意愿者的人群。其中,对处于胃癌高发区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进行主动筛查的目的是预防胃癌。

 

·日本Hp防控工作

 

2015年,日本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1970-2021年,日本Hp感染率显著下降(下降>40%)。1990年,日本儿童、青少年Hp感染率近40%,2021年仅3%~4%。日本儿童、青少年感染率显著下降的原因是减少了家庭内部的传播,主要是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其次是开展婚前Hp筛查、治疗。因此,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是切断Hp在家庭传播的最重要措施。

 

·我国的HP感染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的Hp感染率很高,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Hp感染防控工作。

① 改变不良卫生习惯,进行婚前Hp的筛查和治疗。

② 患者因消化不良就诊时,临床医生应重视Hp的检测和治疗。但是目前不常规检测、不规范治疗的问题还很突出。

③ 在处于胃癌高发区和有胃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尽管没有症状,也应进行Hp筛查。

④ Hp阳性家庭的筛查。这是消灭Hp感染的最终手段,但我国人群感染率高,全面开展阳性家庭的筛查并不现实。

 

在以上治疗和检测手段中,对因消化不良就诊的患者检测Hp是最重要的,这些患者可以通过检测和治疗直接获益;其次,对处于胃癌高发区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筛查和根除Hp,可以大概率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在以上2方面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广Hp阳性家庭筛查。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需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