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题笔谈|人机不同步的识别与处理(上)

2021-11-2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人机不同步是患者需求与呼吸机提供的帮助不匹配的结果,明确引起人机不同步的原因,并且针对原因进行处理才是正确的做法。优化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能改善大部分的人机不同步,干预的有效性除了取决于引起人机不同步的原因,还受限于患者疾病及呼吸力学状态。




有创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呼吸支持方式。尽管机械通气有助于挽救生命,但与其相关的死亡率非常高。此外,机械通气的幸存者可能需要长期机械通气,其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降低。机械通气也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并带来长期的后遗症。最佳的人机交互对于确保机械通气的舒适度和避免不良结果至关重要。


人机不同步即为患者-呼吸机不同步(PVA),是患者需求与呼吸机提供的帮助不匹配的结果。当呼吸机辅助与患者需求不匹配时就会发生不同步现象。通气辅助过度或辅助不足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不同,产生的人机不同步类型也不同。辅助不足可能使患者呼吸肌负荷过重、产生流量饥饿或因患者较强的吸气努力带来进一步的肺损伤。过度辅助会降低患者吸气驱动力,并可能引起反向触发,甚至出现呼吸叠加现象,这也会加重肺损伤。因此,确定人机不同步的类型及其原因对于有效治疗干预至关重要。


可以根据人机不同步发生的呼吸周期阶段进行分类。最常见的人机不同步是无效的吸气努力—无效触发(ineffective efforts),其次是双循环(double cycling)。


其原因、后果和管理因人而异。例如,正压通气和人机不同步均会影响血流动力学,通气过程中胸膜腔内压的增加会改变心室的前负荷和后负荷,从而影响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无效的吸气努力可以降低胸膜腔内压,但双循环可以增加胸膜腔内压。因此,人机不同步会降低部分患者对液体反应性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预测准确性,可能干扰临床诊疗方案。


近年来新的研究也在探索人机不同步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目前已证实焦虑和抑郁在出院很长时间的危重疾病幸存者中很常见,这类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接受机械通气。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会感到焦虑、恐惧、痛苦和不安,如果出现人机不同步现象,更会加剧这些不良感观。人机不同步还可能会延长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插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人机不同步还与较差的总体预后相关,但患者与呼吸机交互不良与较差结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尚未得到明确证实。


总的来说,几乎所有的机械通气患者都在使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出现过人机不同步现象,且其在所有模式中都可能发生,但临床上对于人机不同步的诊断明显不足,处理更是欠缺经验和方法。


对于临床来说,第一步,要识别出人机不同步的存在;第二步,尝试分析可能造成该类型人机不同步的原因;第三步,试着处理或调整参数之后再评价人机不同步现象是否得到改善(不一定能完全消失)。


值班过程中,如果突然看到一个正在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波形,我们停下脚步,第一个问题:这是正常波形吗?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06.png


肯定不正常,对吧?波形看起来奇奇怪怪,呼吸节律不规则,有正常送气,也有两个吸气波形连在一起,并且这种异常波形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重复出现的,这样的表现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双循环(double cycling)或双触发(double triggering)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文献对双循环的描述:患者吸气努力持续的时间超过呼吸机预设吸气时间,从而引发的没有呼气就开始的第二次或第三次呼吸机送气;通常,实际输送入肺内的潮气量为2次或3次送气的容量叠加,因而可能会带来较大容量相关的肺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机的吸气时间设置不合理、触发灵敏度设置不合理(过于灵敏)、回路加压不足(辅助不足)、患者吸气努力太强和反向触发(reverse triggering)。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09.png

反向触发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人机不同步形式,其概念仍在演变,这种人机不同步起源于呼吸机送气触发的呼吸肌收缩,被描述为“患者的呼吸中枢被激活以响应肺部的被动充气”。负责反向触发的生理机制似乎与肌肉和/或胸壁中的机械感受器或复杂的脊柱反射有关,肺部的被动充气会激活患者的神经呼吸中枢,因而出现在机控送气之后患者产生一次吸气努力动作。


最近的研究发现,反向触发不仅可能发生在ARDS或被诊断为脑死亡的患者中,还可能发生在所有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由于反向触发可能比预期更频繁,并且可能与肺或膈肌损伤有关,因此需要紧急排查反向触发的发生率和原因。食道压监测可以帮助识别深镇静患者的这种人机不同步:表现为食道压力下降可能与呼吸机充气引发的膈肌收缩有关。反向触发还可能导致依赖性肺区的拉伸,与胸膜腔内压的下降值成正比,反向触发引起的拉伸可等效于15 ml/kg潮气量引起的拉伸。已有研究证明反向触发可使已经存在的肺损伤进一步恶化。


部分已发表的文章使用术语“双循环”来指代机械通气中任何点发生的反向触发或患者触发的呼吸机送气,也有文章在反向触发事件中的第一次呼吸是呼吸机控制的呼吸时才使用“双循环”这一术语,而由患者的高吸气驱动引起的呼吸被认为是“双重触发”。此外,在吸气的不同阶段,不会导致双循环的反向触发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无效的吸气努力。有研究者推测,没有双循环的反向触发会导致膈肌收缩延长,双循环呼吸叠加会在辅助压力控制模式下增加潮气量,在辅助容量控制模式下潮气量和气道压力都会增加。最近的研究提示反向触发在危重患者中很常见。甚至有研究发现1/3的双循环呼吸是反向触发。


因此,临床需要先区分辅助不足导致的双循环和反向触发导致的双循环,因为这些现象需要不同的干预方法。通常,辅助不足导致的双循环与呼吸频率快、呼吸机送气流量低和呼吸机吸气时间短有关,这种情况的调节往往是增加呼吸机辅助水平;相比之下,反向触发导致的双循环与未触发呼吸机的患者的深度镇静有关,并且由于我们对反向触发所涉及的机制知之甚少,因此反向触发的最佳干预调节方法仍有待研究。


结合文献的理论复习之后,再回到上述我们看到的人机不同步的波形来分析。先对波形进行简单描述:图为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从上到下依次为压力-时间、流量-时间、容量-时间波形;∆P 16 cmH2O,呼吸机监测的吸入潮气量(VTi)从118 ml(左)至365 ml(右),呼出潮气量(VTe)从30 ml(左)至421 ml(右),出现临床俗称的“大-小潮气量”;吸气时间(Ti)固定1秒,监测的吸呼比可以从正常的1∶2.3(右)到非常严重的反比通气7.9∶1(左),此现象规律出现。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11.png

如下图红框中的波形是相对更异常的部分,均出现了2个连续的送气波形-双吸气循环。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14.png


从压力-时间波形来看为2个连续的方波(吸气相);每一次送气的吸气时间都为1秒,双循环之间的呼气时间(第一次吸气结束,呼气阀打开)非常短暂,并且因为患者持续吸气努力,此时的气道压比基线的PEEP值低,随即触发下一次呼吸机送气,因此出现了非常异常的吸呼反比(7.9:1);双循环结束之后吸气肌放松,有足够的呼气时间,此次的吸呼比正常(1:2.3)。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15.png

从流量-时间波形来看,呼气相出现一次短暂的吸呼气切换(红色箭头),第一次送气结束(时间切换,1秒),呼气阀开放产生了流量,但没有有效的呼气时间,马上触发第二次呼吸机送气,流量波形曲线下面积为潮气量,此次对应30 ml的VTe;第二次呼吸机送气触发后,机器仍维持1秒的吸气时间,吸呼切换后呼气阀开放,产生有效的呼气流量(黄色箭头),此次对应421 ml的VTe,为两次送气的容量叠加。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17.png

从容量-时间波形来看,呼气基本没有开始,就进行了第二次吸气,第二次获得的潮气量明显低于第一次吸气。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19.png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双循环,如前所述,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有1/3的双循环是反向触发,反向触发的干预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先判断这一双循环是否为反向触发。反向触发被描述为“在机控送气之后出现一次患者的吸气努力动作”,如果因为反向触发的原因产生了双循环,那就意味着2个连续的呼吸机送气波形,第一个一定为机器触发,也就是时间触发(control,C),第二个为自主触发(assist,A)。

微信图片_20211108132721.png


每种型号的呼吸机都会有相应的方式提示该次呼吸机送气是时间触发还是自主触发,如图所示,呼吸机使用流量触发方式时的提示就是流量波形吸气初期的颜色区分:时间触发颜色不变(绿色),自主触发为粉色。所以整个波形图中仅出现了一次时间触发,其余均为自主触发。因此,双循环的两次触发方式均为自主触发,可以排除反向触发。


未完待续


来源:重症肺言 作者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韩一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