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化疗后骨髓抑制规律,你知道了吗?

2022-04-02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封芳

化疗药物通常对人体分裂迅速及代谢旺盛的细胞造成非特异性杀伤,比如骨髓(细胞增殖最活跃的组织)、胃肠道黏膜、毛囊等,在清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造成上述部位的细胞坏死及缺失。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重要的副作用,其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对干细胞的直接损伤和骨髓基质细胞或微环境的结构或功能损伤引起,多数抗肿瘤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顺序依次为白细胞(尤其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出现全血性减少。各类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对骨髓抑制的程度、发生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亦不相同。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如下表:

化疗后骨髓抑制分度

微信图片_20220401164723.png


一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1周,至停药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也在2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一般规律具有以下意义:

①限定了化疗疗程的间隔时间,理论上化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强剂量,以迅速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很多化疗是3~4周进行1次;

②对于3度和4度骨髓抑制需要进行干预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2度骨髓抑制,何时需要干预,何时可以观察则较为困惑,上述规律可以帮助决策;

③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处理骨髓抑制,停药后每2~3天检查1次血常规可以早期发现骨髓抑制,并根据抑制程度和停药时间进行相应处理。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