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临床面临的重大威胁1。产生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最主要的机制2。CRE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包括KPC、MBL(NDM、IMP、VIM)和 OXA‑483,4。由于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对产生不同碳青霉烯酶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准确、快速地对CRE产生的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并分型,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精准用药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5。
2024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数据显示,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中,78.4%产MBL;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CR-ECL)中90%产MBL;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85.8%产KPC6(图1)。国内共识推荐治疗产KPC的CRE感染可选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3。国外指南推荐治疗产MBL的CRE所致尿路外感染可选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DIY方案)7。
图1.2024年CHINET 临床分离的CRE菌株碳青霉烯酶酶型分布6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收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 2021年 1—6 月临床分离的 CRE(除CRKP外)946株,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CRE(除CRKP外)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为86.3%(图2)1。2024年CHINET数据显示,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为15.8%6。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治疗缺乏评估其体外活性的标准化方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8。
图2. 946株CRE(除CRKP外)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1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可能是诱导blaKPC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全球已报道超过150种blaKPC突变体;中国在2019年批准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临床应用后,2020年blaKPC突变体数量突然增加。KPC突变体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给临床治疗药物选择带来新的挑战9。
氨曲南-阿维巴坦具有广谱抑酶活性:阿维巴坦可抑制A类酶(如ESBLs、KPC)、C类酶(如AmpC)及部分D类酶(如OXA-48),氨曲南对B类酶(如NDM、VIM、IMP)稳定4,实现ABCD全酶型覆盖。
CRE对氨曲南/阿维巴坦(≤8mg/L浓度)的体外敏感率高达99.6%,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为68.2%,多黏菌素E为73.3%,替加环素为53.1110(敏感率依据EUCAST发布的标准判定);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CRE、对多黏菌素E耐药CRE、对替加环素#非敏感的CRE对氨曲南/阿维巴坦^体外敏感率≥98.9%10。产KPC-33、KPC-35等突变体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阿维巴坦保持高度敏感9。
国内共识推荐氨曲南/阿维巴坦作为治疗产MBL的CRE感染的首选方案之一11;国外指南推荐氨曲南/阿维巴坦作为产MBL、MBL+KPC或MBL+OXA-48的CRE感染的治疗方案之一12。
综上所述,CRE(除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高1。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治疗缺乏评估其体外活性的标准化方法8。此外,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可能是诱导blaKPC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9。而氨曲南/阿维巴坦抑酶谱广4,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及多黏菌素耐药CRE、对替加环素#非敏感的CRE以及产KPC-33、KPC-35等突变体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阿维巴坦体外敏感率高9,10。国内共识及国外指南推荐其作为产MBL的CRE感染治疗方案之一11,12。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NMPA批准的适应症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在治疗方案选择有限的成人和自出生起儿童患者中治疗由下列对本品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成人和自出生起儿童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有限的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可在NMPA批准的LTO适应症下使用;阿维巴坦不会抑制B类酶
#替加环素可用于部分CRE所致的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使用请参考NMPA批准说明书
氨曲南-阿维巴坦适用于治疗由特定敏感革兰阴性菌引起的18岁及以上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有限或无替代治疗的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使用请参考NMPA批准说明书
缩写注释:
KPC: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MBL:金属 β-内酰胺酶;
NDM:新德里金属 β-内酰胺酶;
IMP:亚胺培南酶;
VIM:维罗纳整合子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
OXA-48:苯唑西林酶-48;
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头孢菌素酶
参考文献:
1.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4, 24(5)537-544.
2.丁丽,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3,23(1)80-90.
3.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编写组,等.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6):2850-2860.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0)738-747.
5.喻华,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4)463-474.
6.CHINET2024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Available at:https://www.chinets.com. Accessed on:2025-7-15.
7.Tamma PD,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24 Aug 7:ciae403.
8.Falcone M,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24 May 15;78(5)1111-1119.
9.Ding L, et al. Clin Microbiol Rev. 2023;36(4):e0000823.
10.Sader HS, et al. JAC Antimicrob Resist. 2023 Mar 22;5(2).
1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等.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5,46(6): 390-402.
12.Hellenic Societ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22 July 2024.
|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编辑丨梅文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