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直肠癌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5中国癌症统计报告》的数据,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随着发病率的逐步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直肠癌的治疗中,手术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特别是早期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手术是取得治愈的关键一步!
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保肛和不保肛两种术式。其中,不保肛手术一直以来是低位(肿瘤边缘距肛门<5cm)或者体积/侵犯较大直肠癌的首选术式。有研究显示:不保肛手术虽然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终身造口等),但可以提高手术根治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那么,不保肛手术的复发概率到底高不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1. 医学术语: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
2. 手术方式:切除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门周围5cm直径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并在左下腹行永久性的乙状结肠造口术。
3. 适应证:腹膜折返以下(即肿瘤下缘距肛门5cm以内)的直肠癌;或肿瘤体积较大、侵犯较广,无法进行保肛手术的直肠癌。
4. 优点:肿瘤切除彻底,由于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充分暴露切除部位,并且会将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局部淋巴结等全部切除,手术的完全切除率大大提高,明显降低局部复发概率。
5. 缺点:由于术后患者失去肛门,必须进行永久性的乙状结肠造口,需要长期佩戴造口袋,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手术切除范围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还可能损伤局部神经,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泌尿道损伤等)。
研究数据显示:直肠癌不保肛术后的总体复发率约为10%~30%,远处转移率约为20%~40%。不过,具体到患者个体时,医生往往需要综合评估多种因素:
·肿瘤分期:分期是影响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分期越晚就说明肿瘤对于局部的侵犯越广、局部淋巴结转移也越多,复发转移概率也会随之增加。研究显示,Ⅰ期直肠癌不保肛后5年复发率约为5%~10%,而Ⅲ期直肠癌不保肛后的5年复发率高达30%~50%。
·肿瘤病理类型: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来说,低分化比高分化更容易复发转移;从病理来说,黏液腺癌、未分化癌比腺癌更容易侵犯组织血管、也因此更容易复发转移。
·手术质量:对于一个高质量完成的不保肛术,包括完整的病灶切除、规范的淋巴结清扫以及完美的造口选择,其术后复发概率明显会低于低质量版的手术、生活质量也更高。这就对手术医生的要求十分高了!因此,建议患者如果考虑手术,尽量去一些手术经验丰富、医疗资源雄厚的大型正规医院进行,避免因为手术质量而导致整体疗效的降低。
·术前术后的辅助性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术前术后的辅助性治疗(如新辅助放化疗、辅助放化疗等)可以明显降低复发转移风险,辅助性治疗是否规范,当然也对患者的生存影响巨大。
3. 患者个体因素:尽管癌细胞可以凭借其“免疫逃逸”能力避免被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完全消灭,但并不能百分百的逃逸,也就是说我们的自身免疫仍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发现并消灭一些微小的癌灶,从而降低复发概率。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本身生理机能下降,术后恢复时间会更长、免疫功能受损也会比较严重,因此其复发率也会比年轻患者更高。研究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年轻直肠癌患者,5年复发率约在10%~15%左右;而在超过70岁的老年患者中,复发率可高达25%~35%。
除年龄之外,基础疾病、体能状况、心理状态等都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也可以侧面影响疾病的预后。
1. 早发现早治疗:其实,对于所有的恶性肿瘤来说,早发现早治疗都是获得最佳预后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定期的体检,不要忽视掉身体的警告。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主要以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本来每天定时排便的人,突然大便次数多了或者便秘了)、便血(血色鲜红、暗红色,或者便潜血检查阳性)、肛门坠胀感(感觉有东西堵在肛门处,总有便意)、腹痛等,进展期还会出现发热、消瘦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2. 规范化诊疗:在明确诊断之后,一定要进行规范的治疗,建议在有实力的专科医院就诊,寻找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成熟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前术后的治疗应该在多学科专家指导下进行。
3. 良好生活方式:术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等。
4. 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的定期复查和随访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它并不会降低复发转移概率,能够帮助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从而提高生存概率。
直肠癌不保肛术后复发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患者也不必过度纠结于某种治疗的复发率多少,积极地面对疾病、及时就医、规范诊疗、做好术后康复和定期复查,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