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自从更年期后,赵娣妹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腰痛、背痛,逐渐发展到全身疼痛。疼痛折磨的她焦虑、烦躁、易怒、心神不定。
赵娣妹绝经8年了,年纪不大,55岁,一个标准的中年女人。还不到老年,大于65岁才是老年人。
几年里赵娣妹受尽折磨,她辗转了不少医院,看了不少医生,甚至服用民间秘方,疼痛一直不断根。
最后在内分泌科医生那里找到了病根,几剂药用下去,疼痛慢慢地消失了…
什么疾病让赵娣妹痛苦不堪呢?
不是疑难杂症,只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骨质疏松症。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危害?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骨质疏松离我们越来越近。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0.7%,5个女人中有1个骨质疏松症病人。据估算,2006我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经超越2亿人。这是10多年前的资料,现实中我国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人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低,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这个病很有特点,病情开始时没有临床表现,被医学人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时间久了逐渐出现腰背痛,全身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质。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骨折,这种骨折俗称脆性骨折,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的压力时发生骨折,而且发生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老人因骨折长期卧床,并发肺炎、褥疮等,合并心功能、肺功能衰竭,最后撒手人间。
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病人焦虑、烦躁、抑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尽管骨质疏松是一种对老年人危害很大的疾病,然而,它不是一种绝症,它是可防可治的。
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加强对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老年完全可以远离骨质疏松,让我们的老年生活依然精彩。
二、哪些人容易骨质疏松?
以下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具有这些体征的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体力活动少
过量饮酒
吸烟
饮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营养失衡
蛋白质摄入不足
钙和/或维生素 D 缺乏
高钠饮食
低体质量
你属于以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吗?
三、一分钟测试你是否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出了一套测试题,这是世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方法。测试题共有19个问题,回答完19个问题大概需要1分钟。
其判断标准是:
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和风险评估。
请花1分钟时间,给自己一个简单测试。
1 实际年龄超过40岁?
2 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啤酒1斤、或葡萄酒3两或烈性酒1两) ?
3 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4 每天运动量少于30 min? (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5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6 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 min,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7 是否体质量过轻? ( BMI值少于19 kg/m2)
7个问题中你有没有中招?
没有,请继续往下看。
8 男性回答: 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9 女士回答: 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10 女士回答: 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11 女士回答: 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这4个问题中,你有没有?
没有,请继续往下看。
12 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13 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14 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15 是否经常摔倒 (去年超过一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16 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 cm以上?
18 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 连续超过3个月? (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18 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9 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 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9个问题中你有没有中招,如果全没有,恭喜你骨质安全!
如果有1项回答“是”,请做骨密度检查。
四、哪种检查可以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病史、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
目前公认的骨密度检测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
超声检查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明确规定:不能!
“超声检查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药物疗效判断”。
五、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如果患了骨质疏松症,该看哪个专科医生?
看内分泌科。骨质疏松症属于内分泌科疾病。
内分泌科医生帮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后,转诊给家庭医生进行健康管理。
全科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要识别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及时转诊到内分泌科医生,让骨质疏松症病人得到规范治疗。
骨质疏松症除了药物,需要综合治疗。
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 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 避免跌倒和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
我们简单介绍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调整生活方式
(1)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 充足日照: 建议上午 11: 00 到下午3: 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 15 ~ 30 min (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 规律运动: 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4) 戒烟。
(5) 限酒。
(6)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7) 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8) 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充足的钙摄入减缓骨丢失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请看《补钙,别再被广告误导!你需要知道这些真相》。
(2) 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 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更多的骨质疏松症知识请咨询您的主诊医生。
主要参考文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作者:蔡飞跃 来源:全科医生蔡飞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