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性别:男
年龄:46岁
身高:170cm
体重:64kg
主诉:横结肠术后2年余,末次免疫治疗后30天。
现病史:
患者2年余前在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因横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不详,免疫组化不详,2018-02-10基因检测:B-raf基因突变无突变,K-ras基因突变,患者预后较差,II期结直肠癌患者可能从5-FU中受益,另完善相关检查发现盆腔多发转移,排除相关禁忌,先后13次予FORFIRI+贝伐化疗,末次此方案化疗时间为2019-04-25,辅以对症等治疗,均无明显不适反应,化疗期间有骨髓抑制,予升白升血小板治疗后恢复正常,2019-05-21为行第14次化疗,再次入住衢州市人民医院,(2019 05-22)全腹部CT增强扫描:1、结肠癌术后改变,术区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及肿块,2、直肠膀胱间隙数枚小结节,较前相仿考虑转移性肿瘤,故排除禁忌,于2019-05-28日起行盆腔病灶区放疗,放疗剂量95%PGTV 50Gy/25F,95%PTV 45Gy/25F,同步卡培他滨片1.5g口服BID同步化疗,2019-05-29 血常规(五分类):血小板计数:65*10^9/L,血小板低,故暂停卡培他滨化疗,予升血小板治疗,继续放疗。2019-07-20再次入住当地医院,无明显禁忌下行腹腔镜探查+取壁转移瘤切除+腹腔灌注化疗,术中探查见中等量腹水,盆腔、腹腔、膈肌多发腹壁转移瘤,膈肌肌肉破坏。予切除大于1.0cm转移瘤,余转移瘤予电灼。膈肌破坏处未予处理,雷替曲塞4mg+NS400m1腹腔灌注,撤出器械,留置引流管两根,术后24小时予生理盐水250灌洗酸腔。术后对症处理,患者恢复可,2019-07-30手术标本检查与诊断意见:(腹壁肿块) 纤维脂肪组织内见浸润或转移性腺癌。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故予出院后来我院进一步求诊.2019-08-15、2019-09-05、2019-09-26、2019-10-17、2019-11-07、2019-11-28、2019-12-20、2020-01-10予信迪利单抗针 200mg 静脉滴注拜联合万戈片[瑞戈非尼] 160mg qd 靶向治疗,现患者一般情况可,腹胀明显,无腹痛,无发热等不适,门诊拟“横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收住入院。
既往史/家族史:
患者过去体质体健。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等病史。传染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预防接种史不详。过敏史:药物过敏:膏药。手术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输血史。中毒史:否认中毒史。长期用药:患者否认有长期用药史。可能成瘾药物:无。与本病相关病史:无,其它:无 。/ 家中无肿瘤患者,父亲健康状况良好,母亲健康状况良好 ,兄弟姐妹健康状况良好,子女健康状况良好。家族中无遗传病史 。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上腹部可见多个手术瘢痕,腹部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
(2020-02-25 14:01,本院)血常规五分类(全血):白细胞计数 5.68x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 78.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0.01x10^9/L↓、红细胞计数 4.09x10^12/L↓、血红蛋白 119g/L↓、血小板计数 194x10^9/L;(2020-02-25 14:26,本院)心肌酶谱(血清):谷草转氨酶 20U/L、乳酸脱氢酶 255U/L↑;(2020-02-25 14:27,本院)生化(血清):总蛋白 76.8g/L、白蛋白 37.3g/L↓、谷丙转氨酶 9U/L、谷草转氨酶 20U/L、碱性磷酸酶 88U/L、总胆红素 16.7μmol/L、肌酐 71.4μmol/L、钾 3.98mmol/L、钠 139.5mmol/L、钙 2.25mmol/L、总胆固醇 5.11mmol/L、甘油三酯 0.85mmol/L;(2020-02-25 14:36,本院)肿瘤标志物(男)(血清):神经烯醇化酶 14.1ng/ml、甲胎蛋白 2.2μg/L、癌胚抗原 16.2μg/L↑、糖类抗原125 64.0U/ml↑、糖类抗原19-9 88.4U/ml↑、细胞角蛋白19 7.7ng/ml↑、糖类抗原72-4 19.4U/ml↑、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34.6pg/ml;(2020-02-25 14:43,本院)凝血功能(血浆):正常对照PT值 11.4秒、凝血酶原时间 13.8秒↑;。
影像学检查:
(2019-11-28 15:22,本院)行上腹部增强(腹盆);下腹部增强(腹盆);盆腔增强(腹盆)检查提示:1、结肠癌术后改变,吻合口未见明显增厚,较2019-09-27相仿。直肠及乙状结肠壁增厚,与前片相仿。2、直肠、膀胱间隙结节影,贲门周围肿大淋巴结,腹膜、大网膜局部小结节状增厚,考虑转移灶,部分较前明显。 3、左侧肾上腺低密度灶,较前相仿。 4、肝IV段小血管瘤或灌注异常。 5、胆囊炎症考虑。 5、双肾小囊肿。 6、腹盆腔积液。
入院诊断:
1.横结肠恶性肿瘤(腺癌,KRAS突变,IV期);
2.腹壁继发性恶性肿瘤;
3.甲状腺炎;
4.甲状腺功能减退
2018-02-10基因检测:
B-raf基因突变(V600E) PCR.测序1799位T无突变,西妥昔单抗敏感性较低,请结合临床使用 K-ras基因突变 PCR.测序 密码子12/13 GAT/GGC突变 ,密码子61CAA无突变 ,N-ras基因突变 PCR.测序密码子12/13 GAT/GGT无突变,密码子61CAA无突变,MMR蛋白缺失,IHC MLH表达阳性。MSH2表达阳性。MSH6表达阳性。PMs2表达阳性.
(2019 05-22)全腹部CT增强扫描:1、结肠癌术后改变,术区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及肿块,2、直肠膀胱间隙数枚小结节,较前相仿考虑转移性肿瘤,3。左侧肾上腺结节状低密度灶,较前相仿,考虑腺瘤可能,4、肝IV段小海绵状血管瘤,5、两肾微小囊肿;6、肝周及盆腔少量积液,较前基本吸收。
(2019-11-28 15:22,本院)行上腹部增强(腹盆);下腹部增强(腹盆);
盆腔增强(腹盆)检查提示:1、结肠癌术后改变,吻合口未见明显增厚,较2019-09-27相仿。直肠及乙状结肠壁增厚,与前片相仿。2、直肠、膀胱间隙结节影,贲门周围肿大淋巴结,腹膜、大网膜局部小结节状增厚,考虑转移灶,部分较前明显。 3、左侧肾上腺低密度灶,较前相仿。 4、肝IV段小血管瘤或灌注异常。 5、胆囊炎症考虑。 5、双肾小囊肿。 6、腹盆腔积液。
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方案:
14次FORFIRI+贝伐化疗
病理检查结果:
横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瘤体大小3.5*2.7*1.4cm,浸润至浆膜下纤维脂肪组织,脉管内见瘤栓形成及神经侵犯,上下切缘阴性。盆腔转移或浸润性腺癌。免疫组化:CK7+,CDX-2+,CEA+,KI-67 20%+ 。
二线治疗方案:
2019-5-28行盆腔病灶区放疗,放疗剂量95%PGTV 50Gy/25F,95%PTV 45Gy/25F,同步卡培他滨片1.5g口服BIDB同步化
2019-7-20腹腔镜探查+取壁转移瘤切除+腹腔雷替曲塞4mg+NS400m1腹腔灌注灌注化疗
三线治疗方案:
2019-08-15至2020-01-10信迪利单抗针 200mg 静脉滴注拜联合万戈片[瑞戈非尼] 160mg qd 靶向治疗 Q3W
2周期治疗后(2019.9.27)腹部CT与治疗前对照(2019.8.14)
疗效评价SD
4周期治疗后(2019.11.28)腹部CT与治疗前对照(2019.8.14)
疗效评价SD
(2020-02-26 15:59,本院)行CT[胸部平扫(心胸)]检查提示:两肺散在多发结节,较前片2019-11-27部分结节新发,部分结节转移性病变不能完全除外,建议短期随访(3个月)。 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稍多,较前片新增。 心包少量积液。 附见:腹腔积液,积液量较前片增多;左侧肾上腺低密度结节伴钙化。
6月后(2020.2.27)腹部CT与治疗前对照(2019.8.14)
疗效评价PD
病例总结:
1.患者结肠癌术后,二线治疗后病情进展,2019-08-15开始免疫治疗联合瑞戈非尼 靶向治疗,PFS达6个多月。
2.治疗方案依据的指南、专家共识或研究
3.晚期结肠癌患者三线使用瑞戈非尼抗肿瘤,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进入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可承受 。
4.三线治疗可以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PFS、O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