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儿童医院 李志玲
不管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患儿出疹子都很常见,尤其是比较小的患儿。
下面就总结几种临床常见的皮疹。
新生儿荨麻疹
新生儿荨麻疹常于出生后2~3天出现。
可能发生在全身或局部,多出现于面颊、身躯、背部和手脚等部位。
皮疹发痒,由凸起的红包组成,上面有可能有针尖般大小、白色或黄色凸起的丘疹,在感染的皮肤周围没有剥落的皮屑。
通常是由过敏引起的,常于出生后数天至数周自然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不需要挤压或涂抹任何药膏。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旧称「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常于出生 3 周后出现,多出现于宝宝的眉毛、额头和面颊等部位,表现为细小凸起的红疹,多因母体内源性雄激素所致。
通常在出生几个月内自行消退,轻症的不需要任何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即可,严重的可以局部用抗真菌药膏或外用激素软膏。
粟粒疹
粟粒疹见于新生儿,在鼻头上出现小白点或者黄色点点,甚至蔓延至脸颊部位,皮疹为针尖般大小的白色或黄色小丘疹,但触摸时感觉较扁平。
本病由于角蛋白和皮脂滞留在皮脂腺囊引起的,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及护理,不用挤压或涂抹任何药膏。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还有形象的别名叫「乳痂」或「头泥」,常见于出生后 3 周~3 个月的宝宝,但大部分会在半岁左右逐渐减退。
常出现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例如头部、前额、面颊、眼眉、耳朵、腋下、腹部和大腿间的皱褶部位,在头皮出现时被称为乳痂或头泥。
特点是皮肤红斑、油腻鳞屑、没有瘙痒或轻微瘙痒,头皮上有淡黄色油腻鳞屑。
患处皮肤会轻微变红,黏着油腻的小薄片或黄色的厚鳞屑,形成一层疮痂,宝宝一般不会发痒。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不会传染,护理上有这几个注意事项:
注意皮疹区域的清洁,单纯用清水的清洁效果一般,建议用不含药物、温和的洗发露洗头,或者用不含药物、温和的沐浴露清洁其他部位的皮疹。
每次清洁皮肤后给宝宝涂上保湿润肤霜,保持皮肤滋润。
如果乳痂太厚,可以把润肤剂,如凡士林、植物油涂抹在头泥上,等 20 分钟头泥软化后,再用棉球轻轻抹走,再用婴儿洗发液清洗,并用软毛牙刷或细齿梳子去除乳痂清理黏着在头发上的乳痂。
如果频繁地洗头并没有改善乳痂,或出现头皮红肿发炎,或者皮疹蔓延到宝宝面部、脖子及其他褶皱部位,需要及时请皮肤科医生干预。
尿布疹
尿布疹俗称红屁股,在尿片或尿布覆盖的范围,如外阴、会阴、臀部、下腹部、大腿上部等处出现皮疹,起初为红斑,接着便出现细小凸起的红疹,严重的伴有疼痛性糜烂,一般是由于尿液及粪便刺激皮肤引起的。
护理上要注意:
勤换尿片,保持宝宝的臀部清洁、干爽;
换尿片时,用温水清洗臀部,尽量避免使用湿纸巾,以减少对宝宝皮肤的刺激;
清洁完臀部以后,先让宝宝臀部暴露在空气中,就是多晾晾小屁股,直到皮肤干爽,再覆上尿片;
为宝宝涂上护臀膏可以阻隔排泄物接触皮肤,比如凡士林、氧化锌或者两者兼有的制剂;
如果是重度尿布疹,需要涂抹激素,每天 2 次使用地奈德乳膏后,10 分钟左右再涂抹护臀霜。
痱子
痱子常发生在宝宝颈项、背部和胸前等处,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细小凸起的红疹,严重的有白色脓点,常因天气炎热或者宝宝穿着过多导致过热流汗、小汗腺导管堵塞所致。
护理上要注意:
1. 多用清水给宝宝清洁皮肤,降低室内温度,穿着纯棉宽松透气的衣物。
2. 最好不要给宝宝抹痱子粉,因为很容易被吸进肺里,有健康隐患。
3. 常给宝宝剪指甲,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来源:儿科博士志玲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