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3月3日,杭州,胃食管反流全能医师特训营半决赛(杭州站)火热开赛。
大会合影
本次活动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武田中国联合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发起,旨在展现青年消化医师风采、传递GERD规范化诊治理念、培养青年医师综合能力、促进GERD领域学科发展。
吕宾 教授
大会主席浙江省中医院吕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我国,患者及临床医师对GERD认知有限,加之其临床症状表现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导致GERD高发病率、高误诊和漏诊率、低就诊率及低诊出率的诊治现状。为改变这一临床现状,特举办“胃食管反流全能医师特训营”项目活动,通过参加比赛,加深青年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提高青年医师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技能。
陈胜良教授
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胜良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项目前期的线上基础测评反映出消化科临床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对GERD领域知识掌握欠理想,但通过线上课程的学习,年轻医师对知识的掌握较基础测评有明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大幅提高。特训营关注青年医师人才培养,体现了学科发展的理念,对提升GERD规范化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专家
本场比赛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曹倩教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曹勤教授、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春晓教授、乐清市人民医院陈旭鹏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丁小云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高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余勤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晓蓉教授(按拼音首字母排序)担任大赛评委。
参赛选手
比赛采取基础知识+各抒己见+病例分析的形式,夯实临床基础、锻炼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帮助临床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形成清晰的诊疗思路。本场比赛有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杰炜、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金玲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施冀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夏晨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顾伟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黄智慧7位医生参赛。
胡益群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益群教授在病例分析环节分享“难治性食管溃疡诊治浅析”1例。患者,女性,32岁,主诉“反复烧心、腹胀、乏力1年”入院。该患者为青年女性,全身多处皮肤发亮,弹性下降,面容、双手、双上肢前壁皮肤僵硬,双侧腕关节活动受限,双手指端遇冷变青紫。胃镜诊断食管溃疡性质待查,辅助检查示ANA阳性,抗SSA阳性。最终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症。该病例加强了各位选手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泮托拉唑在避免生物制剂影响代谢中的优势的认识。
徐晓蓉教授分享“胃食管反流病检测技术及内镜治疗进展”精彩报告
大会主席为晋级全国总决赛选手颁奖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施冀浩和黄智慧医生晋级全国总决赛。
——会后专访大会主席吕宾教授、陈胜良教授
吕宾教授、陈胜良教授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现状
吕:近年来,GERD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在临床上,除对GERD认识不足、诊断不足外,GERD临床过度诊断也是存在的。对具有典型症状、PPI试验阳性的单纯GERD,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具有不典型症状或食管外症状的患者,包括难治性GERD患者,除了了解他们的症状表现、基本的内镜检查手段外,还需要掌握24小时pH阻抗监测、食管测压等客观检测手段协助诊断和治疗。
陈:第一,GERD发病率越来越高,逐年增高的发病率可能跟病因、发病机制逐渐增加有关。第二,除了和GERD发病机制相关的病因在逐渐增加外,其临床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第三,无论是病因、发病率的增加,还是临床特征的不断变化都给诊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规范化诊治、全面化管理上还有待提高。
寄语胃食管反流病领域青年医师
吕:首先,青年医师要对GERD的特点,尤其是典型症状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意识到GERD临床症状表现复杂,涉及多个系统,要学习并掌握其不典型症状。其次,根据临床线索把GERD判别出来后,要学会准确选择检查手段辅助诊断。最后,在治疗上,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石,抑酸治疗是核心,但是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还有一些新的治疗策略是年轻医师需要掌握的。
陈:青年医师除了掌握GERD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规范化治疗之外,在治疗原则对的情况下,还需要加强个人探索,特别是针对患者的需求,有个体化的治疗探索和调整。我们现在都知道GERD一线药物治疗是抑酸治疗,但针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病因的患者,这种抑酸治疗可能有很多的个体化方案,需要我们大家探索。再者抑酸治疗不能达到完全治疗疗效或者我们的理想要求时,我们将采取什么策略再进一步准确的探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理发生机制,针对这个机制做更多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覆盖,这也是青年医师需要学习和探索的知识点。最后,内镜治疗也是一个点,青年医师也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也比较好,所以也期待有更多的新的装置及新技术在年轻人当中学习和探索。
胃食管反流病学科建设展望
吕:第一,要推动整个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勇于探索、实践,以科学研究支撑临床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第二,新的研究成果出来以后,要推动学科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交流、学习平台,让临床医生能够学习、掌握新成果以应用。像胃食管反流全能医师特训营,一个既有趣味性又有竞争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就是传递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值得推广。
陈:首先,要建立一个规范诊治的标准线,同时这个标准需要被一线医生所认知、理解,特别是广大青年医师,特训营项目在这点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次,专业媒体作为医生群体、医学知识掌握播者与社会大众、医学知识受众者的桥梁,期待在防病、治病、维护公众健康方面,起到更好的媒介、宣传作用。最后,希望企业能从一线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求的角度,多多开展像特训营这样带有专业性质的公益活动,传播正确医学知识,培养青年医学人才,最终造福患者、造福社会。
全国总决赛将于2019年3月31日在山城重庆召开,敬请关注!
编辑:陈秋宇/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