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几年来,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护理岗招聘人数逐渐增多,而护理岗也分为编制与合同制护士,由于编制有限,大多数医院都采取编制内护士和编外合同制护士的双轨管理模式。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编外护士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同工不同酬、职称晋升慢、没地位没面子等问题困扰着合同制护士。
合同护士又称编外护士,她们虽然受过专业教育,拥有护士证,却没有正式编制。在不少医院,合同护士占一半以上,承担着大部分的护理工作。虽然2008年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正式编制的护士和合同护士要同工同酬,但是,在某些医院,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待遇不公使合同护士流失严重,“护士荒”愈演愈烈。
1.档案归属不同
合同护士档案可以由医院人事部门保管,或者需要存放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编制护士为本地卫生局存档。
2.雇佣渠道不同
合同制护士是由医院与护士签劳动合同,编制护士是由本地卫生局招聘入编制,分配到具体工作的医院上班。
3.工资发放不同
合同制护士工资为医院开支,编制护士是卫生局根据护士资格、职称、学历、岗位制定工资标准。
4.工资调整不同
在编护士统一执行国家卫生部门工资调整,合同护士工资级别调整依医院本身工资制度而定。
5.保险
在编护士为各地卫生部门统一按劳动法规定缴纳保险福利,合同制护士缴纳保险依医院福利待遇制度而定。
6.退休待遇不同
在编护士拿“退休金”,是退休前基本工资的80%以上。而合同护士为“养老保险金”,是退休前每月交保险的回馈。
工资:科室不同收入也不同。合同护士平均两千元左右,比正式工少三分之一;
奖金:有的科室规定合同护士工作半年或是一年后才能拿奖金,而且最初的奖金系数很低。有的科室还规定要封顶,正式护士则可以多多益善,合同的就只能拿封顶的数;
医疗保险:正式工报销95%,合同工报销70%;
养老保险:刚参加工作时医院都给上最低档位的养老保险,自从提倡同工同酬,现在都按工资比例缴纳保险。但有的医院的情况是,正式工医院全掏,合同工自己负担一半;
公积金:刚参加工作时医院都给上最低档位的,现在公积金是医院按国家规定支付。但大多数医院合同工的公积金是正式工的三分之一;
补贴:包括物价上涨补贴、住房补贴等一系列政府补贴费用在这家医院统称“菜篮子钱”,按照规定是合同工和正式工每人都有,是按照人头发放的,合同护士只得到正式护士的一半,同时也没有房补。
年终奖、绩效奖等:合同护士依旧只能拿到正式护士的一半。
由此可见,与事业编护士的巨大差距,让不少合同护士对医院缺乏归宿感和认同感。
除此之外,合同制护士会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医院里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合同护士水平不行,一遇到出了问题,就会有人说,他们是合同的。所以一般合同护士在工作时要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一般签短期合同,只要出现差错医院就会终止合同,也就意味着失业。
编制外护士与编制内护士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如,在收入、住房公积金、部分保险等方面,正式编制护士优于合同制护士;合同护士参与管理及晋升的机会要明显少于在编护士。
来源:医学新世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