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又有一医生被停职、停处方权、扣绩效,给所有同行敲响警钟!

2020-08-0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医生处方合理用药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这种推荐方式都是在自己埋坑。


因为推荐这种产品
广东一医生被停职

昨天(8月8日),广东惠州市惠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惠城发布,发布情况通报:


微信图片_20200809172807.jpg


今年5月,有家长和网友反映,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个别医生(陈某,男,40岁;该院儿保科主任)将“固体饮料”推荐给婴幼儿服用。事件发生后,惠城区迅速组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对涉事医生、涉事母婴店以及涉事产品展开调查处理。

经调查组调查,确实存在涉事医生陈某向对普通奶粉有过敏症状的婴幼儿推荐服用“特益优长肽蛋白固体饮料”(商品名:宝适宝乐爱+)的行为。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该产品是合格产品,售卖该产品的“爱婴计划”母婴店相关证照齐全,已暂停销售上述产品。

事件发生后,调查组即督促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成立沟通协调组及医疗保障组,加强与涉及婴幼儿家长沟通,妥善处理后续事宜。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对43名婴幼儿进行全面追踪体检,经体检和健康追踪监测,所有追踪婴幼儿体检数据均符合生长发育进程,没有出现发育不良或“大头娃娃”现象。

惠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固体饮料”类别商品的专项巡查监管力度,要求售卖商家将特殊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划定专门的区域摆放、销售,并在显著位置设立“特殊医学食品不能代替婴幼儿奶粉”提示牌。

目前,惠城区卫生执法监督部门对涉事医生陈某进行停职检查、并免去其现有职务,同时对其进行停止处方权、扣罚绩效等处理。在此事件中,对服用“固体饮料”婴幼儿的家长所造成的担忧和困扰,市第二妇幼保健院表示诚挚的歉意。


事件频发

数名医生自毁前程

今年5月,在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大头娃娃”事件中,舆论风口除了指向不良商家、厂家以外,还指向了一些铤而走险的医务人员。他们的职业生涯,因为一次或多次的“良心推荐”,被描上污点。

指定地点购买“舒儿呔”
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5月13日,湖南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回应郴州市儿童医院医生开处方推荐“假奶粉”事件的处理进展,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知名儿科诊所被顶格处罚200万元 
吊销营业执照

前不久,湖南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发布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长沙市开福区王建湘儿科诊所的处罚决定书引起业界关注。

经查明,该诊所通过诊疗手段,在处方、病历本上开具“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樂亦康”益生菌胶囊、“益根敏”益生菌粉向婴幼儿患儿家长进行推荐和销售等行为构成违法。当事人被处以顶格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200万元,吊销营业执照。


所有医生警惕
开展新业务前确认4件事

这些行为最终受到的处分,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面对利益的诱惑,医务人员在职业操守上的这把天秤不能偏。

诚然,随着药品零差价的全面推行,以往靠药品差价盈利的传统模式已经被逐渐削弱,部分医务人员收入受到影响,为保障正常收入水平,开辟新的营收渠道,并没有错。

但在开展新的诊疗业务前,一定要再三确认这4件事:

1、要求推销产品的业务员提供企业及产品的合法资质(复印件)

2、对私人机构来说,开展相关业务前,必须核实自己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允许开展类似业务,有没有超诊疗范围。

3、医生绝不能在处方上开具保健品,如果病人需要,可以建议使用。一旦保健品被当作药品出现在处方笺上,就可被认定为使用假劣药,受到相应处罚。

4、切莫利用职业背景之便,引导患者购买涉嫌虚假宣传的产品。

利字旁边一把刀,有些利益宁可不要,也别因此丢了饭碗,臭了名声。


来源:惠城发布、基层医师公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