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同质同步,携手共进-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区域牵头单位会议召开

2018-01-07作者:肿瘤小编资讯
专科医联体疼痛

慢性疼痛是疾病,不是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可能是医生最常见到的患者主诉。疼痛是一种症状,这种概念仍根植于患者甚至部分医生认知中。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临床上把具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疼痛性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8000万慢性疼痛患者在遭受疼痛折磨,但仅有不足65%的患者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基于慢性疼痛疾病诊治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与鼓励,2016年10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成立。

疼痛专科医联体之回顾-探索中前行

  那么疼痛专科医联体经过一年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什么经验,又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呢?2018年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区域牵头单位大会给我们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韩济生教授,中日医院党委周军书记,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著名疼痛学专家参加了大会。

微信图片_20180107113456.jpg

  在会议开幕式上,焦雅辉副局长就专科医联体发展方向在国家政策层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当前我们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同样适用于医疗矛盾,表现为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全国的疼痛科医师只有2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全国老百姓的疼痛诊疗需求。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提出一级带一级的理念,让各省、各区域的中心辐射到市、县级等更多的基层医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定要让人民群众看病“更舒适、更舒心、更放心”。

微信图片_20180107113520.jpg

  中日医院党委书记周军讲到,疼痛专科医联体经过一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日医院作为医联体的牵头单位,一定会与国内其他兄弟单位协作,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序安排患者就医,提高专科的诊疗水平,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做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180107113551.jpg

  疼痛学科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谈到,“2018‘世界镇痛年’的主题就是‘卓越疼痛教育’。疼痛专科医联体作为致力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诊疗技术辐射的团体,应该在基层医生培训、诊疗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引领的作用”。随后,韩院士主持了疼痛专科医联体“卓越疼痛教育”品牌的发布。

微信图片_20180107113517.jpg

疼痛专科医联体之展望-规范中共进

  医联体牵头单位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回顾了疼痛专科医联体的发展。经过一年的努力,疼痛专科医联体已发展成为包含21个省级区域中心,1100多家成员单位的多层级的疼痛医疗网络。他指出,经历了初期的探索阶段,疼痛专科医联体“架子已经搭建起来,下一步需内部协作、夯实基础”。同时,樊教授特别强调,“医联体不能达到同质化就是失败的医联体”,依托专科医联体共同完成“中国慢性疼痛诊疗系列专家共识”的编写,加强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规范化的培训达到“医疗同质化、技术标准化”,从而服务更广大的疼痛患者。

微信图片_20180107113541.jpg

  随后,樊碧发教授宣布各省级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组成的第一届疼痛专科医联体专家委员会成立,由韩济生院士分别授予委员证书,樊碧发教授指出,“委员会的成立明确了医联体中心单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会议还正式推出了疼痛专科医联体信息及转诊平台,启动了骨关节疼痛诊疗专家共识的编写及“疼痛诊疗下基层”大型公益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疼痛专科医联体从框架探索阶段步入模式成熟阶段,对于掌握中国各类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数据,促进疼痛专科医师医疗水平同质化,有序安排疼痛专科患者就医,带动疼痛学科发展势必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 文/李方华

图片来源:中日医院疼痛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