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韩英教授:不同HP感染阶段内镜表现——日本专家经验分享| 第十九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2022-06-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胃癌Hp

2022年6月16日—19日,第十九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期间,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韩英教授以“日常胃镜检查时早癌筛检的要点——日本专家经验分享”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报告。

本期为大家带来:不同HP感染阶段内镜表现

往期回顾↓↓↓

胃镜检查前准备及胃镜检查的操作重点

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讲者
韩英教授.png

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  韩英教授


不同HP感染阶段内镜表现

韩英教授谈到,一般而言,无HP感染的胃黏膜很少发生胃癌,并基于此观点进行风险分层。日常检查中,可根据有无HP感染和胃黏膜萎缩对胃癌进行诊断(图1)。

图片3.png

图1  胃癌诊断步骤


 无Hp感染胃黏膜 


未感染 Hp的胃黏膜,是无萎缩、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化生等组织学胃炎的状态。在内镜上,存在于黏膜上皮下的集合细静脉呈规则排列的微小红点,即胃体下部-胃角小弯可见 RAC(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其次,整个胃黏膜平滑、有光泽,胃内黏液的稠度非常低,胃体大弯的皱襞细小,呈直线走行。另外,胃内有时附带可见到胃底腺息肉、陈旧性出血斑附着、胃窦与胃体脊状发红。

韩英教授介绍了未感染HP的胃底腺黏膜和幽门腺黏膜的放大内镜图像特点(图2)以及胃底腺黏膜和幽门腺黏膜立体结构形态(图3)。 

图2  未感染HP的胃底腺黏膜和幽门腺黏膜的放大内镜图像

图3  未感染HP的胃底腺黏膜和幽门腺黏膜立体结构示意图


1. 无HP感染的判断(胃镜下观察)


胃黏膜无萎缩(HP感染可能性极低)的判断依据:

  • 60岁以下,无食管裂孔疝,但观察到反流性食管炎;

  • 观察胃体时发现胃黏液少;

  • RAC+(图4);

  • 胃底腺息肉

  • 幽门窦部的胃黏膜也没有萎缩,且RAC+,则HP感染的可能性极低,换言之,发现胃癌的可能性极低。

6.png

图4  A. RAC+常规内镜图像;B. RAC+放大内镜图像


2. 无HP感染胃黏膜未分化型腺癌


无HP感染胃黏膜上发生的未分化型腺癌,表现为存在于非萎缩胃黏膜上的微小、褪色的浅凹陷(图5)。这类病变的诊断并不困难。

7.png

图5 无HP感染胃黏膜发生的未分化型腺癌


3. 胃底腺型胃癌内镜特征


近年来,胃底腺型胃癌备受关注,其内镜特征是多位于胃上部的胃底腺区域;黏膜下肿瘤样的褪色调的扁平隆起,多呈现毛细血管扩张(图6),不注意观察容易漏诊,色素喷洒后可以清晰显现边界的凹陷性病变(图7)。

发生机制:组织学上的肿瘤细胞存在于黏膜深层,而表层被非肿瘤黏膜覆盖

由于胃底腺胃癌的形态与HP引起的萎缩黏膜引起的胃癌不同,也应引起消化内镜医生的注意。

图6 黏膜下肿瘤样的褪色调的扁平隆起,多呈现毛细血管扩张

图7  A 胃角部和胃体下部后壁,如不注意观察容易漏诊;B 贲门部小弯容易遗漏微小黏膜变化,有必要贴近观察;C、D是色素喷洒前、后的观察对比。色素喷洒前,乍看像萎缩,但在轻微出血的口侧发现了细微凹陷,色素喷洒后显现边界清晰的凹陷性病变

  

对于黏膜重度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胃癌的诊断较为困难。需要通过细微的色调变化和凹凸感发现病变(存在诊断),但最终往往需要依赖活检进行诊断。


Hp现感染黏膜


Hp 现感染胃黏膜同时可见单核细胞浸润与中性粒细胞浸润,而且可见到慢性变化导致的固有胃腺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在内镜下,可见胃体-胃底部的点状发红、弥漫性发红,以及伴随的RAC消失、萎缩(血管透见像、褪色黏膜)、皱襞异常(肿大、蛇行、消失)、黏膜肿胀、肠上皮化生、增生性息肉、黄色瘤、鸡皮样(结节性改变)、黏稠的白色浑浊的黏液等表现。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化生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褶皱肿大型胃炎、鸡皮样胃炎对胃癌高风险人群的诊断意义中华给你打,要求能都进行正确的内镜诊断。


1. 鸡皮样胃炎(Nodular gastritis)


韩英教授主要介绍了鸡皮样胃炎。鸡皮样胃炎多见于20~30岁女性,组织学为黏膜内淋巴滤泡增生引起的密集小颗粒状隆起(图8),与年轻人胃癌,特别是未分化型腺癌的风险相关的黏膜变化有关,必须引起注意。

8.png

图8 鸡皮样胃炎


 HP根除后胃癌 


HP根除后胃癌的特征为平坦凹陷型,约10 mm,胃体部比窦部多,并且黏膜高度萎缩,分化型腺癌较多等。

HP根除后的胃癌中,活检难以确诊病变及病变范围。其原因可能与HP根除后背景黏膜发生变化,癌表层被正常黏膜或高分化的肿瘤黏膜覆盖有关。癌与非癌上皮混在一起,是HP根除后胃癌的特征(图9)。


图9  癌腺体与非癌腺体混杂


HP根除后胃癌的普通内镜(未染色、放大)图像无法识别癌,NBI弱放大观察,可以在茶色区域识别癌。茶色区域周围可以观察到有绿色倾向的“绿色上皮”(图10)。

图片1.png

图10  NBI弱放大观察,可以在茶色区域识别癌


心得体会:不要盲目地寻找!

韩英教授总结道,没见过的病变是找不到的,实践出真知!临床医生要善于学习和勤于实践,不断在头脑数据库中进行分类整理,逐步提高诊断识别能力。对于胃癌的诊断,首先是发现微妙的黏膜变化,如果不认识“这样的病变”(存在诊断),就不会注意到细微的黏膜变化而导致遗漏病变。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应注意HP根除后胃癌的特征,综合受检者年龄、性别、胃黏膜萎缩程度、炎症等各种信息,调取“头脑数据库”中数据慎重判别(质的诊断)。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整理

点赞收藏.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