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例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防线,但有一种细菌可以突破这道防线,它就是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超级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CRE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它们耐药机制主要是能产生水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碳青霉烯酶。CRE之所以是超级细菌,就是因为其耐药性非常强,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将无药可用。
CRE的表型检测
CRE表型检测靶标、方法、需要的仪器都有差别,例如碳青霉烯灭活试验(CIM)不需要仪器设备,成本低,简单易行,只是需要过夜,时间稍长;免疫层析金标法也很简单,但只针对菌株,不能对标本。总体来说,基因检测方法较快,不同试剂针对靶标不同,其中赛沛是傻瓜式检测,能直接用直肠拭子标本检测,靶标较多,操作便捷。
之所以做CRE表型检测,主要原因是对产碳青霉烯酶CRE有活性的新药中,有的药只对丝氨酸酶有效,对金属酶无效,比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韦博巴坦和亚胺培南-瑞来巴坦。
CRE的治疗
CRE的治疗依据风险水平、体外药敏和酶型给予不同方案。
高风险水平:感染性休克、或菌血症感染、INCREMENT病死率分数≥8(重症败血症或休克 5分;Pitt score≥6 4分;Charison index≥2,3分;尿路或胆道感染源除外感染源,3分)
低风险水平:INCREMENT病死率分数<8
图1 CRE治疗:依据风险水平给予不同方案
(图源 京港感染论坛)
图2 CRE治疗:依据体外药敏酶型给予不同方案
(Fritzenwanker M, et al. 2018)
病例分享
基本病情
患者,女性,84岁。4天前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轻度加重伴肺水肿,血清肌钙蛋白轻度升高”入院。患者日常居住在护理院中,有进行性痴呆、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有糖尿病、高血压、压疮(3-4级)等合并症。近期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左侧偏瘫。
入院时,治疗医生开出留置导尿医嘱以便监测尿量。入院第3天拔除导尿管。
入院第4天查房,患者表现更加虚弱。护士报告称昨日进食情况不好。患者虽对外界有反应但比入院时的基础情况要差。患者无发热,血压138/92mmHg, 心率89次/分。体检没有新的阳性体征发现。重新置入导尿管记尿量。导尿管引流尿液为脓尿,涂片染色后镜下见大量革兰阴性杆菌。抽取血培养,留取尿培养,同时病人开始抗生素治疗(万古霉素加头孢吡肟)。
抗生素使用48小时(入院第6天),患者仍在病房中,留置导尿,无发热。尿培养显示肺炎克雷伯菌, >105cfu/ml,对所有β-内酰胺类(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MIC=4ug/ml)、头孢菌素(包括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氟喹诺酮和阿米卡星耐药。对妥布霉素、克里斯丁、替加环素、厄他培南(MIC=2ug/ml)和美罗培南(MIC=1ug/ml)敏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血培养没有细菌生长。
病情判断
患者没有新的感染症状和体征,结合尿培养结果,患者为无症状菌尿。
根据现有证据,对住院的无症状菌尿病人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很差或没有作用。因此,应立即停止本患者的抗生素。
发现高度耐药致病菌定植有很重要的处理意义。
本病例中,应对分离菌株进行Hodge实验或PCR技术特别检测,判断是否产碳青霉烯酶。
如果肠杆菌科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或doripnem的MIC大于等于1ug/ml;或对厄他培南 MIC大于等于 2ug/ml,临床医生就应怀疑该微生物是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本病例的细菌学培养怀疑是CRE。
病情表现后续
在治疗医生获得尿培养报告后,该医生请感染科会诊。
感染科医生建议立即停止全身抗菌药物使用,立即拔除导尿管。
在等待Hodge实验结果同时,病人转入单间病房,立即落实接触隔离。
次日,实验室报告Hodge实验阳性,提示该致病菌为CRE。病人临床症状稳定,出院转回长期护理机构。
通知护理机构发现该病人有CRE定植。
另外,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标注该病人,以便将来再次入院时发现她是CRE携带者,立即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后进行监测采样。
点评
再次强调不要治疗无症状菌尿。
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是否隔离,应根据医院政策。
产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需要进行鉴定是否是CRE。产β-内酰胺酶不可怕,CRE可怕。
怀疑或确诊CRE,必须采取严格隔离,CRE携带者一旦入院,即要进行筛查,隔离。
本文首发于感知域公众号,账号主体系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