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不同年龄段应该多久做1次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疫苗又该如何选择?

2022-02-27作者:壹声资讯
妇科系统疾病非原创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通过早期筛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原位癌进行早期治疗是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2022-02-25_095032.jpg


警惕临床症状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当身体出现如下症状时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常见症状: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性白带、白带增多等异常。

晚期患者常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增多、阴道流液、恶臭、阴道大出血、腰痛、下肢疼痛及水肿、贫血、发热、少尿或消耗性恶病质等。



哪些人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1. 高危型 HPV 感染者。

2. 具有 HIV 感染史或者性传播疾病史。

3. 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者。

4. 吸烟者。

5. 免疫力低下者。

6. 既往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接受过治疗者。




什么是 HPV?

感染 HPV 就一定会进展为宫颈癌吗?


HPV 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简称,根据其致病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低危型 HPV 不会发展成宫颈癌。高危型 HPV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 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 58、HPV-59 和 HPV-68 等型别,其中 HPV-16 型和 HPV-18 型最为常见。HPV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少数可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播。

约 90% 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之中某个时候会接触到 HPV,我国一般人群 HPV 感染率约为 15%。尽管 HPV 感染非常普遍,但约 90% 的感染者会在 HPV 感染后两年内自动清除。只有不到 10% 的人会发生 HPV 持续性感染,经过 10~20 年的时间可能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或浸润性癌。并且从 HPV 持续性感染发展成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即便是高级别病变也可能逆转到低级别病变,低级别病变不做任何治疗也可能会消退。但请注意,一定要做好临床随访工作,高级别病变一定要及时治疗(妊娠期除外)。




宫颈癌主要筛查方法包括哪些?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子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检测和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这三种方法具备各自特点: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该方法已有 60 多年历史,对降低全球的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及专业实验相应设备设施。

HPV 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客观,但价格较高。

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该方法简单,即刻就可出结果,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较低。而且绝经后妇女和子宫颈曾接受过物理治疗的妇女不适合使用 VIA 进行筛查。




哪些人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

应该多久做 1 次宫颈癌筛查?


根据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 25~30 岁(已婚或有性生活)。HIV 感染者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可酌情提前。

推荐筛查间隔如下:

25~29 岁女性:每 3 年进行 1 次细胞学检查。


30~65 岁女性可选择以下任意方案进行筛查:

① 每 5 年进行 1 次细胞学检查及 HR-HPV 检测;

② 每 3 年单独进行 1 次细胞学检查;

 每 3~5 年单独进行 1 次HR-HPV 检测;

④ 每 2 年进行 1 次 VIA 筛查。


65 岁以上女性:既往 10 年内每 3 年 1 次连续 3 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每 5 年 1 次连续 2 次及以上 HPV 检测和细胞学检查阴性,无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者,停止筛查。子宫全切术后女性(因良性病变切除)可不筛查。




现在我国有哪些 HPV 疫苗?

应如何选择?


目前我国获批的 HPV 疫苗有三种:

二价疫苗

针对 HPV-16 和 HPV-18 两种亚型的疫苗,该疫苗于第 0、1、6 个月共接种 3 剂

四价疫苗

四价疫苗可预防 HPV-16、HPV-18、HPV-6 和 HPV-11 感染,其中 HPV-6 和 HPV-11 是生殖器疣的元凶。四价疫苗于第 0、2、6 个月共接种 3 剂

九价疫苗

在四价 HPV 疫苗基础上又增加了 5 种高危 HPV 类型,包括 HPV-31、HPV-33、HPV-45、HPV-52 和HPV-58。该疫苗于第 0、2、6 个月共接种 3 剂



HPV 疫苗除可以预防宫颈癌外,也可预防外阴癌、肛门癌及阴道癌等癌症以及生殖器疣等疾病。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可接种的年龄范围分别为 9~45 岁、20~45 岁和 16~26 岁。应根据自身年龄和经济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接种不同价型的 HPV 疫苗。




是不是打过 HPV 疫苗

就再也不会得宫颈癌了呢?


虽然注射 HPV 预防性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但不意味就再无患宫颈癌的风险

目前引起宫颈癌的 HPV 型别至少有 13 种之多。目前已上市的 HPV 疫苗最多只能覆盖 7 种高危型 HPV(HPV-16、HPV-18、HPV-31、HPV- 33、HPV-45、HPV-52 和 HPV-58)。所以目前成年女性接种 HPV 疫苗后,依然需要按宫颈癌防治指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而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早期发现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较晚期的宫颈癌更易处理,也更有可能治愈。因此,接种 HPV 预防性疫苗宫颈癌早诊早治相结合才是最佳的宫颈癌预防模式。


来源:人卫健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