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王辰院士团队主导“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第2项重磅结果公布:我国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逾4000万

2019-06-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呼吸

6月20日,由王辰院士团队主导的“中国哮喘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哮喘疾病负担重,但诊疗率和规范治疗率较低,提高对哮喘的认知度,扩大标准化治疗的可及性,是降低哮喘疾病负担的关键。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


微信截图_20190621141014.png

研究背景

呼吸疾病是我国发病形势最为严峻、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系统疾病。为了解我国呼吸疾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国家呼吸疾病整体防控方略制定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研究组联合全国12家呼吸领域优势单位,开展了“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CPH) study]。

CPH Study始于2010年,由中国13家呼吸领域优势医院共同组织实施,研究团队包括了来自国内外的呼吸病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实验医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自启动以来已有逾千名研究者参与调查与分析工作。

作为一项旨在详实反映中国呼吸疾病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防诊治现状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和优势:一是采用了最为严格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获取了可以反映中国呼吸疾病流行病学总体形势和真实状况的基线数据,将来更可反映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全国代表性,可为中国呼吸疾病防控整体方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二是有针对性地收集呼吸疾病相关的精细信息,包括呼吸疾病特征性的风险因素、疾病史、临床症状及诊疗情况,尤其是所有受访者均收集了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等呼吸疾病关键性指标,基于上述数据可以对包括慢阻肺、哮喘在内的多种呼吸疾病开展包括多重组学在内的综合性分析,揭示呼吸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之间的复杂作用与机制。

研究采取严格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012至2015年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0省市5万余名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进行细致现场调查及严格肺功能检查,结合我国2015年人口调查数据,可以准确反映我国慢阻肺等呼吸疾病的流行状况、患病人数与患病影响因素。

2018年4月,CPH Study首项成果《中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与危险因素》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该项成果发布对于我国慢阻肺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部门、医学界及公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次发表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是“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另一项重要成果。

研究简介

研究参照国际标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患者自报哮喘诊断或调查前12个月出现喘息症状为哮喘诊断标准,得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结合2015年人口调查数据计算患病人数。

结果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总数达4570万,其中26.2%存在气道受限。吸烟是中国20岁以上人群最主要的哮喘危险因素,其他还包括过敏性鼻炎、童年呼吸道感染病史、呼吸疾病家族史等。此外,本研究接受调查的哮喘患者中,仅28.8%在之前获得明确诊断,23.4%曾接受肺功能检查,而近95%的患者未接受过规范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研究意义

主要研究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王辰院士接受《柳叶刀》杂志采访,就该研究对于临床实践的意义、未来研究方向以及该研究对于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 一方面,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哮喘严峻的发病形势和严重的疾病负担,警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哮喘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本研究清晰地显示了现阶段中国哮喘诊疗存在的严重漏误诊及对疾病管理的不规范问题,可据此制定针对性措施,重点加强哮喘防诊治中的关键性短板。

  • 本研究是“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CPH Study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呼吸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已经建立了一个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大规模调查人群,并收集了包括精细的呼吸疾病相关信息的基线数据。队列研究能够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转归提供最高等级的人群科学证据,因此未来CPH Study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对调查人群进行定期复查和长期随访,努力将已有的横截面研究发展延伸成为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精细化呼吸疾病队列研究。

  • 本项研究数据与去年发布的中国慢阻肺患者已达1亿的数据一起,说明了慢性呼吸疾病在中国整体疾病防控政策中应占据的重要地位。

  • 我国长期以来忽视对呼吸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及研究,以致当前对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控体系与能力建设严重不足,在公众认识、卫生政策、医保政策、业界能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的防治作为,成为疾病整体防治中“超短且宽的短板”,亟需政府大力提高对慢性呼吸疾病防控的重视,尽早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升防治水平,降低慢性呼吸疾病对人群健康的严重影响。

  •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推行分级诊疗,这要求基层医生对于常见疾病有基本的诊疗能力。而本研究的数据显示哮喘患者的诊疗率及规范治疗率均极低,提示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医务界,特别是基层医生对常见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这样才能使分级诊疗制度真正落地。

 来源:The Lancet官网、柳叶刀TheLancet微信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