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北京健康促进会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华夏医学心律失常与心电医学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等国内500余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倾情参与,就心律失常诊疗与心电学新进展进行深度解析和热烈交流,展现了心律失常学科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在“心律失常前沿论坛”环节,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闽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伟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钟敬泉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治作了系列报告。近年来,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参松养心胶囊开辟了“整合调律、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的新途径,弥补了心律失常临床药物治疗的短板,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和精彩点评。现本报整理会议精华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大会现场
兼收并蓄、多通道调节,参松养心胶囊在多种心律失常治疗中发挥独特调律作用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伟教授在题为《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策略》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全年龄组心脏性猝死的研究中,中国大陆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快心室率与多形性室速、室扑、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对心律失常的防治刻不容缓。
李伟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以下几类,分别是以美西律、普罗帕酮、β受体阻断剂、胺碘酮和维拉帕米为代表的抗心律失常药和以参松养心胶囊为代表的中成药。
参松养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医“承制调平”思想研制的创新中药。首次提出“络虚不荣”与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开辟“整合调节,快慢兼治”心律失常有效新途径。参松养心胶囊以“温清通补”为治则,“温阳、补益”与“清火、通络”有机配伍,一升一降,一补一通,使心之气血充沛、阴平阳秘,脉络通利,恢复心脏正常的心率、心律及心力。
李伟教授重点指出,循证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伴室早可有效抑制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对于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参松养心胶囊能显著降低室早次数,提高心率。
对于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参松养心胶囊也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潜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钟敬泉教授在题为《慢快综合征与快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的报告中介绍,慢快综合征是病窦综合征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严重窦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伴有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此时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看成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代偿,当其终止时,正常窦性心律不能及时建立,造成了较长的RR间期。治疗慢快综合征,起搏治疗是首选,起搏器可减少房颤发生,解决窦房结功能障碍。
钟敬泉教授指出,参松养心胶囊是唯一兼具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的中成药,既能降低快速心率,又能提高缓慢心率。
一项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循证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减少室早的同时提高缓慢心率,为目前临床治疗棘手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早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和《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均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用于窦缓伴室早的治疗。基于相关研究结果和共识推荐,钟敬泉教授表示,参松养心胶囊对于慢快综合征具有非常大的治疗潜力。
减少房颤次数、降低复发率,参松养心胶囊解决射频消融术后无药可用困境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的应用。黄鹤教授指出,目前关于消融术后AADs的研究较少,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指南或共识也无明确推荐的药物种类与疗程。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专家经验的不同,各电生理中心方法并不一致。PSVT、特发性PVC/VT消融成功率高,一般不用AADs。房颤消融有一定复发率,部分使用AADs以期减少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消融后,常规使用AADs,以减少复发或ICD放电。
目前,射频消融术后运用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律面临种种困境。一项AMIO-CAT研究显示,房颤消融术后短期应用AADs,延长了首次房颤复发的时间,并在空白期内将心律失常相关的住院率和复律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但消融后短期口服胺碘酮治疗在6个月的随访中并没有显著减少房颤/房颤复发。EAST-AF研究结果表明,消融后90天内短期应用AADs,可降低治疗期间复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善后期的临床结果。房颤消融后短期应用AADs可显著降低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风险,但不能相应降低晚期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风险。此外,患者术后长期应用AADs依从性差。传统AADs的副作用明显,如I类AADs普罗帕酮可能导致传导阻滞、增加死亡率等,Ⅱ类AADs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减少房颤发作频次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改善症状优于普罗帕酮,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另一项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与西药对照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临床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同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早优于美西律。此外还有临床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显著降低特发性室早负荷,显著降低室早负荷,改善心功能。对于窦缓合并室早患者,参松养心胶囊降低室早负荷的同时,提高窦性心律。
基于既往研究成果及参松养心胶囊在房颤治疗领域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2019年,由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正式启动。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子课题,该研究采用国际标准,以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率为主要终点,观察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后持续用药一年的预后,同时观察相关住院率、心血管相关事件等,更加全面、系统地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该研究于近期揭盲,初步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显著降低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风险,降低术后早期房颤负荷,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延缓首次发生房扑/房颤时间,为解决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国际难题提供了循证依据,优化了目前房颤术后药物治疗方案。
机制明确、循证充足,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多种类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闽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研究。唐闽教授指出,由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系统干预心律失常被认为是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以中医原创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率先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了通络干预(参松养心)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防治效应,研究揭示了心律失常患者微血管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取得了中药治疗心血管病变的原创性重大突破。
在组织与器官层面上,通络干预可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在结构上增加了微血管新生、保护了微血管内皮细胞完整,在功能上增加了微血管密度、提高血流速度、增加微循环血流量。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RG-1,调控心肌细胞ErbBs受体表达,激活NRG-1/ErbBs途径,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多靶点心血管保护效应。参松养心胶囊还可以增加促微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和舒张血管因子的分泌,减少血管损伤因子和血管收缩因子水平,调控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研究还发现,通络干预可改善心脏功能,逆转结构重构。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心脏舒缩功能,进而增加心输出量,其机制与保护心肌细胞结构、抑制间质性水肿、调控钙循环相关。此外,参松养心胶囊还能够抑制胶原蛋白表达,降低促纤维化因子水平,降低心脏纤维化,逆转结构重构。
在心电与心律方面,通络干预可逆转电重构,抑制心律失常。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动作电位特性,降低复极离散,提高室颤阈值,逆转电重构,增加心电稳定性,进而抑制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还可通过增加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水平,调控缺氧相关离子通道来优化电传导方向,降低电传导不均一性,稳定心电活动。在细胞水平上,参松养心胶囊激活NRG-1,调节钙离子电流与肌浆网钙释放,改善场电位特性,优化电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发生。在分子水平上,参松养心上调Rgs5调节结构重构,调控多种钾电流,同时下调NMDAR活性,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此外,在神经调节方面,通络干预可调控神经重构。分子水平证实,参松养心胶囊降低神经生长因子及其调控因子表达,下调交感神经重构,上调副交感神经重构,促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研究进一步证实,参松养心激活NRG-1,抑制交感神经重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平衡。
除机制研究外,参松养心胶囊在临床上取得的良好疗效,也获得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早研究证实,其能够显著降低室早次数,疗效优于美西律;治疗非器质性室早疗效优于安慰剂。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循证研究显示,参松养心减少房颤次数与普罗帕酮相当,改善症状优于普罗帕酮。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24小时心率7.15次/分钟。另有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伴室早抑制频发室早,改善心功能分级。治疗窦缓伴室早降低室早负荷,提升缓慢心率。
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指出,以上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有无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应用参松养心均可明显减少室早负荷、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导致心动过缓。因此《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将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列为Ⅱa类A级推荐。《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中,也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早的治疗。此外,“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 获得 200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早和心衰伴室早的研究作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核心内容获得 201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结语
中医络病认为,心悸患者气血阴阳失调,行血无力,心血瘀阻,心神失养,病位在心。以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参松养心胶囊,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其能够显著改善心律失常多种症状,改善心功能,延缓甚至阻断患者心血管事件链的进程,是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对临床防治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持续地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也伴随科技进步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继续探索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实现中西医相互融合、传承创新,必将更好地服务广大临床患者,为健康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