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就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而言,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拟行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的血管重建,围术期的治疗要兼顾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的病情,采取严密的措施,那么,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律如何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小编总结了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围术期的血压和心律管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围术期的血压和心率管理策略
一、为什么要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围术期血压和心率管理?
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过程中,若介入治疗涉及颈动脉窦部,压力刺激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或血管减压反射在操作过程中比较常见,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围术期血压和心率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CA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分期还是同期,CAS术后低血压、心率慢更容易诱发CABG 患者心肌缺血发作。
2、对于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CAS患者,血压和心率管理可等同于一般CAS 患者,而分期行PCI+CAS患者,若先行PCI 治疗,颈动脉狭窄尚未解除,血压降低可诱发脑缺血发作;若先行CAS 的患者,低血压、心率慢时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也诱发心肌缺血。
3、对于分期行PCI+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患者,先行PCI 治疗过程中也要面临低血压诱发的脑缺血发作。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高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使用降压药物均可以使血压产生波动,造成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此,围手术期必须严格管理血压和心率。
二、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压和心率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为了提高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获益,对于上述患者血压和心率必须严格管理,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压管理
在手术前降压目标140/90 mmHg,以不加重或诱发心、脑缺血症状为前提。如果收缩压>180 mmHg,不宜行血管重建治疗。CAS或CEA的术后血压维持应低于术前,最佳维持血压100~130/60~80 mmHg。CAS或CEA术前一天开始适当调整降压药物,优先选用短效药物,避免长效降压药对术中血压调节的影响。
术中如血压较基线值明显下降(25%~30%)或<90/60 mmHg,可快速静脉补液,并静脉推注多巴胺2~3 mg,可重复给药或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维持血压>90/60mmHg。
如果颈动脉介入后收缩压>150 mmHg,可静脉泵入硝普钠控制高血压,以降低过度灌注综合征或脑出血的风险,并视血压水平逐步恢复术前降压药。CAS或CEA术后连续监测血压24~48 h,开始2~4 h内每15 min测量血压1次,如血压趋于平稳,30~60 min测量血压1次。
2.心率管理
围术期患者的心率维持非常重要,血管重建术前建议心率维持不低于50 次/min,不超过80 次/min。如果介入治疗涉及颈动脉窦部,而基础心率<70 次/min,则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前先静脉推注阿托品0.5~1.0mg,提高心率至70~100 次/min;
个别对阿托品没有应答的患者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提高心率至60~70 次/min;如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后心率<50 次/min,可再静脉推注阿托品0.5~1.0 mg,1~2次。CAS或CEA术后心率维持60 次/min左右为宜。
CAS或CEA术前一天开始控制心率,根据心绞痛性质和心率情况适当调整药物,β受体阻滞剂是标准治疗,优先选用短效药物。术后24~48 h内连续心电监测心率,并根据心率情况逐步调整控制心率药物。
总之,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存在颈动脉狭窄,大约有6%-20.5%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有效的管理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保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使得心脑血管得到良好的灌注,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开展,降低围术期的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作者:Alice
来源:医格心领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