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牛俊奇院长、郑军华书记专访丨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有望缩短病程,减少疾病传播

2022-11-29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医疗体系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别在感染领域权威杂志《临床传染病》(Clin Infect Dis. IF=20.99)和《柳叶刀·感染病》( Lancet Infect Dis. IF=71.42)发表了新冠肺炎治疗的研究成果,评价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SARS-CoV-2蛋白酶抑制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为我国新冠肺炎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数据。


为此,本报特邀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牛俊奇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郑军华书记进行专访,围绕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针对新冠肺炎的应用价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管理等话题发表观点、指导方向。





专家介绍

牛俊奇.jpg

牛俊奇 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病科主任,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长

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

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承担十二五重大专项4项、十一五重大专项3项,863计划1项,973课题1项,卫健委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主持或参与新药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共计114项

共发表SCI科研文章141篇,总影响因子584,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70篇,影响因子196

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







 

论坛报:贵院研究发现,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新冠病毒治疗可减少病毒在人体复制的持续时间和疾病传播风险。对此,您如何评价?

牛俊奇院长: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在国外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可降低高危非住院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因为入组患者均为非住院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所以并未评估用药后病毒的转阴情况。

基于我国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政策(入院/出院患者均需核酸检测),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后新冠病毒的转阴情况,为评价其清除病毒的疗效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感染5天内及时给予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能显著缩短具有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上呼吸道新冠病毒阳性持续时间,提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可减少病毒在人体内复制的持续时间和疾病传播风险。

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其顺利开展依赖于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批准了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作为新冠临床用药;还归功于我院医疗队一线工作人员的贡献,他们在艰苦的抗疫工作中,对新冠肺炎患者用药后各方面指标细致地监管、记录、整理和总结。



专家介绍

郑军华.jpg

郑军华 书记

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党委书记

曾担任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三亚第三方舱医院院长、总指挥

国家卫生健康委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炎症学组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文化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理事兼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

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获得者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以第六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论坛报:贵院研究发现,早期(感染5天内)开始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可以加快免疫抑制感染者的病毒转阴时间。对此,您如何评价?

郑军华书记:2022年4月至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了114例新冠肺炎患者,开展抗病毒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研究,入组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65.87岁,合并症高(79%,疫苗接种率低(26.5%),并有35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未接种疫苗、延迟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及免疫抑制状态等都是病毒清除延迟的独立因素。服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可缩短约76%患者的病毒清除时间,越早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病毒清除时间越短;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早期(诊断后5天内)服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病毒清除时间可缩短约6天。总之,在免疫抑制人群中,早期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有助于促进新冠病毒的清除,减少疫情的传播,但其药物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引起的免疫学改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论坛报:新冠肺炎疫情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请您介绍下,贵院在新冠肺炎疫情管理方面的现状以及宝贵经验。

郑军华书记:2022年3月开始的这轮新冠肺炎疫情是上海市最严峻的一次疫情大考,给医院管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人力资源的挑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量增加、突发状况造成可调配人员减少及人员结构分布不均衡。长时间驻守医院,医护人员出现身体疲惫、心理焦虑、职业倦怠等,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核酸采样检验人员需求量增多、急重症患者骤增、非感染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性欠缺等问题需要重视。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来凝聚员工抗疫合力,共克时艰。①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召开防控联席会议,开展党课,不断地统一思想,全员动员;②推动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与我院形成工作联动机制,确保阳性患者的转运和救治工作;③建立人力资源统一调配机制:保障院内重点防控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挖掘人员潜力,迅速培训专业人员,加强重要岗位人才队伍建设;④建立员工关爱激励机制:给予相应的生活帮助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员工的住宿条件,设立健康管理中心,关爱感染和密接员工的健康情况。⑤医疗、人事、后勤保障共同合作,确保员工每日核酸检测及时完成。

二是医院内部空间管理的挑战,急诊量突增带来的抢救区域拥挤、闭环管理带来的员工住宿空间有限、大量感染性废物带来的存储空间不足等问题也亟需处理。

对此,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优化医疗区域布局。①设置对内、对外两个核酸采样点,院外核酸检测人员不进入医院,减少接触感染;②通过抗原、核酸检测将门急诊就诊患者筛查前置,降低院内感染风险;③设置急救缓冲区,改建急诊候诊区,增加急诊留观床位,设置第二急诊;④改建特殊功能区域,搭建临时PCR实验室,提高核酸检测能级,并增设配套生活设施;⑤改建各楼宇应急区域,包括应急血透、应急产房、应急手术室、应急缓冲病区和应急医疗废存点;⑥改建员工食宿酒店和南院定点医院,优化空间利用:⑦设置缓冲急诊,既坚持了“生命至上”,及时抢救患者的原则,又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以上挑战和对策都值得我们去总结思考和进一步改进。



结语

在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对老年高危新冠肺炎患者感染早期采取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可减少病毒在人体复制的持续时间和疾病传播风险,为其提供更多的缓解和生存机会。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难题仍需我们仔细应对,新的救治措施和医院管理方法将应势而生,愿疫情早日消散,人间皆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