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阳春三月,钱塘江之畔,为促进肝癌领域学术热点话题的交流,第二届中国肝癌领导力论坛杭州峰会于3月19日在杭州拉开帷幕。本次论坛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及梁廷波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众多知名专家围绕肝癌综合治疗相关领域进行多维度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对本次会议进行回顾梳理,并分享其中精彩瞬间,同广大读者分享。
郑树森院士
梁廷波教授
学术前沿
肝癌TACE和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
邵国良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邵国良教授围绕“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 ”的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TACE是公认最常用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对于亚洲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可显著提高1~3年生存率。邵国良教授介绍道,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韩国宏教授牵头开展、浙江省肿瘤医院参与其中的全国多中心研究首创“Six-and-twelve”TACE标准适用人群评估模型,对于实现患者个体化预后评估具创新意义。随着靶向药物应用经验的积累,诸多临床试验数据证实TACE联合索拉非尼是延长中晚期肝癌生存期的有效方案,首次TACE联合索拉非尼总生存显著优于多次TACE失败后联合索拉非尼。此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瑞戈非尼序贯治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
肝癌外科及综合治疗进展
沈吉良医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沈吉良医生在报告中,分别从外科和综合治疗的角度分享了肝癌领域的最新进展。外科治疗方面,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于术前评估与规划,新型外科技术的合理运用亦有助于肝癌治疗评估及术中风险把控。值得一提的是,微血管侵犯(mVI)显著影响肝癌患者手术预后,合理的术式选择和宽切缘是有利于mVI患者预后的治疗手段。
肝癌综合性治疗进展则集中于介入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四大方向。沈吉良医生强调,局部联合全身治疗的多学科综合管理模式是提高合并mVI肝癌患者术后生存、减少复发的重要策略,其中,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应用于合并mVI肝癌的临床研究数据最为丰富。证据显示,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术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显著延长合并mVI肝癌患者的无复发时间和总生存期。此外,据《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的全程治疗方案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
数据解读
非劣效研究的是与非
康德英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德英教授首先介绍了以安慰剂为对照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基于假设检验P值判断是否具统计学意义时,检验水准α的设置和校正尤为重要。此外还应将假设检验P值与置信区间CI结合同时报告,提供更多的信息。随后,康德英教授以REFLECT研究为例展开阐述了非劣效临床试验的前提、基本原则及其结果解读。非劣效值的成立取决于“四位一体”:兼顾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确立的非劣效界值,偏倚风险小、结果应可信,与阳性药物功效确立的Ⅲ期试验适应证人群相似,以及合适的功效稳定的阳性对照。值得注意的是,REFLECT研究中索拉非尼的用药时间为3.7个月,显著低于10年前SHARP研究中的5.3个月,这可能是开放标签设计对研究结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实施偏倚。
从研究到临床看晚期肝癌的全程管理
方维佳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维佳教授以“从研究到临床看晚期肝癌的全程管理”为题进行了详细的报告,通过梳理相关基础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系统检索SCI数据库中发文量前20的研究机构和作者发现,中国肝胆胰学者发表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献排名前列。RESORCE研究是首个取得阳性结果的肝癌二线研究,使得瑞戈非尼成为首个获批的、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肝癌二线标准治疗。瑞戈非尼单药可以将晚期肝癌患者的二线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至10.6个月,联合索拉非尼序贯治疗全程OS可达26个月,开启了肝癌患者全程管理的新模式,且这个全程治疗方案获得国家医保全覆盖。方维佳教授总结道,从多个角度充分理解临床试验文献,才能切实指导临床实践,研究进展的积累对临床药物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值得广泛关注。
精彩讨论
自由讨论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珉教授、方维佳教授、彭志毅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沈波教授, 浙江省人民医院张成武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刘鲁迎教授、郑家平教授,树兰(杭州)医院庄莉教授、李启勇教授等与会专家结合各自临床实践体会,围绕肝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联合应用、MDT综合治疗模式的发展、靶向药物相关研究进展及其纳入医保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总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一,肝癌临床治疗要能做到“恰到好处、能进能退”。对于个体化患者,从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肝移植在内的多学科方法中合理选择治疗措施十分重要。其二,重视全程管理理念,真正覆盖入院前、住院期间、出院后的患者疾病全程管理和随访。其三,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肝癌综合治疗离不开各位同道多学科合作过程中加深互相认识和交流。其四,根据中国患者研究数据建立肝癌诊疗的中国标准具重要意义。其五,期待各单位医院合作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科研工作。最后,郑树森院士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内容安排,为肝癌领域同道提供了学术交流的良好机会,与此同时也离不开企业大力的学术支持。
与会专家合影
编辑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陈茜 刘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