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汇聚中国声音,鉴证中国力量——BEST 2020第7届拜耳肿瘤高峰论坛精粹

2020-08-09作者:商务发展中心二中心-刘娟资讯
肝癌

2020年7月26日,BEST 2020第7届拜耳肿瘤高峰论坛线上盛大召开,肝癌、结直肠癌、泌尿肿瘤等领域专家学者云端相聚,解读学术前沿进展,分享临床实践经验,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肿瘤诊疗事业的发展。本报特别整理大会精粹,与读者分享。


肝癌篇章 -



兼顾系统与局部,规范布局战全程




第一篇章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担任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勇教授共同担任第一篇章主席。




规范先行,中国肝癌防治现状与前景展望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






我国多措并举,加强癌症防治,促进肝癌诊疗水平提升




2019年2月,李克强总理指出,癌症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头号杀手”。因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关注早期筛查和规范化诊疗,促进癌症防治工作的开展。


中国肝癌发病例数在各类肿瘤中位居第4位,死亡病例数为第2位,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更新,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肝癌分期系统(CNLC),制定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推动了规范化诊疗发展进程。


樊嘉院士从5个方面指出了肝癌诊疗的发展方向,早诊早治是肝癌患者的生存关键;获得长期生存,外科治疗是基础;循证医学证据可以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多学科团队(MDT)的综合治疗是肝癌治疗的核心和长远方向;探索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或避免肿瘤的复发转移,从而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治疗。


肝癌治疗进入全程管理,靶向免疫排兵布阵优化生存



近5年获批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以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居多,这预示着肿瘤的治疗进入了靶向免疫治疗新时代;与此同时,患者的治疗理念逐渐优化,一线治疗进展后可接受二线、甚至三线治疗,肿瘤的管理迈入了全程管理新时代。在肝癌领域,多项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方案的优势,全程管理中位总生存(OS)可达26个月,显著改善了肝癌患者的预后。免疫联合血管靶向治疗引领免疫2.0时代。抗血管生成药物使血管正常化,将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转变为免疫增强,基于协同增效作用机制,靶向免疫联合在肝癌一线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新时代,临床实践中应更多关注不良反应的管理,关注抗肿瘤疗效的同时,应重视不良反应,了解毒性反应、管理治疗和跟踪监测至关重要。


中国建立肝癌防治联盟,推动早期筛查规范化诊疗发展进程



为有效提高中国肝癌规范化诊治,在政府领导下成立了中国肝癌防治联盟。联盟聚焦肝癌早期筛查模式探索,以大中心为起点开展肝癌早筛工作,通过规范化筛查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推动肝癌早筛标准的建立和统一。同时搭建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进规范化诊疗进程。此外,通过数据共享,提高科研效率,着力推进科研探索,广泛合作,充分利用外部技术力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加快推进诊疗技术的数字智能化,推进诊疗水平的提高,造福患者。




纵横视介:肝癌局部治疗的实践与探索

讲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开启了肝癌局部治疗的先河,迄今已有40余年历史。2019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明确指出,局部治疗覆盖广泛,横跨Ⅰa-Ⅲb期肝癌的治疗,一直是肝癌MDT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局部治疗手段的实践与探索



局部治疗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TACE是目前肝癌非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BCLC B期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其也存在复发、响应衰减及适应症不符合等问题,因此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19版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强调重视TACE综合治疗,2019年出版的第一版《中国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从超选择栓塞所有供养动脉、栓塞终点、锥形术CT的应用三方面强调了提升TACE质量。此外,门静脉粒子条、粒子支架术等也是中国介入医生的智慧结晶。


局部联合局部/全身治疗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显示,TACE联合局部消融可显著改善中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联合RFA也优于单纯RFA的疗效,而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显著延长合并门静脉侵犯肝癌患者的OS。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方案是全球研究热点,从作用机制上看,TACE可快速降低局部肿瘤负荷,索拉非尼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在理论上相得益彰。TACTICS研究显示,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显著改善中期肝癌患者的PFS获益,延缓疾病发展至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的时间。国内多项研究证实,TACE联合索拉非尼显著延长OS超过50%。2019年一项台湾队列研究表明,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死亡风险降低了26%。2019年一项广州研究数据指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索拉非尼可显著改善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OS和无进展生存(PFS)。


(感谢孙惠川教授对本文的审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