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冬季取暖,小心低温烫伤!

2018-02-02作者:外科医生资讯
烧伤

在寒冷的冬季,暖宝宝、电热毯、电烤扇等五花八门的取暖神器深受大家的喜爱。但不经意间,就可能会被这些看不见的“火”烫伤。有些朋友觉得这些设备“杀伤力”并不强,其实,它们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多“烫”可以“烫伤”

一般来说,取暖设备属于低热物体(一般指 44℃ ~50℃),生活中大部分取暖设备基础温度约40度,最高可调至60度。

虽然基础温度不高,但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也会造成烫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低温烫伤”。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或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就有可能造成烫伤,引起皮肤烫伤的最低温是44℃。

低温烫伤的症状并不十分严重,表面看起来往往只是一个小水疱,但其实可能已伤及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神经、血管,造成愈合困难。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低温烫伤,会导致皮肤破溃,伤口就会难以愈合,且容易发生感染,不及时救治后果将不堪设想。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这类人群的皮肤感觉异常,对热刺激的反应敏感性低,往往躲避不及时更容易发生低温烫伤。

对于健康的中青年朋友,低温烫伤患者则多数是过度熟睡时使用取暖设备所致;婴幼儿表达能力欠缺,也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那么,取暖时我们需注意些什么呢?

使用取暖设备之前,应该对该设备的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电热毯取暖时,尽量在晚上入睡前关掉电源;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宜过高,也不要将水灌得太满,装70%左右热水即可,太烫的话可以用毛巾裹起来,减缓导热速度。

使用取暖贴时,一定要贴在衣服外面,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也不宜贴过长时间;使用家用取暖器时,应以感觉到温暖的距离为宜,并且间断使用。同时要注意,高龄老人及小孩应在家人看看护下使用各种取暖物品。

有些朋友在热水泡脚时也会被烫伤。一般来说,泡脚的水温以30℃ ~40℃为宜,泡脚的时间以15~30 分钟为宜。此外,“煲电话粥”也可能会被过热的手机低温烫伤,建议使用耳机通话。

已经发生了烫伤怎么办

如果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后,皮肤发红、出现肿胀等症状时,冷疗是最简单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也就是说,这时候要用冷水对创伤面进行淋洗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最好持续20分钟以上,直至创面不感到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

如果局部有水泡形成或者表皮破溃,就需要立刻去医院烧伤专科治疗。就诊途中可以先用清洁的毛巾外裹创面,但不要擅自挑破水泡。或涂抹牙膏和有颜色的药物,如紫药水,这样做可能妨碍医生对损伤程度的判断,延误治疗的时机。对粘着伤处的衣物切也不可强行剥除。

总的来说,冬季取暖要保持警惕,避免低温烫伤,呵护好健康的皮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