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G试验能否用于隐球菌感染诊断?为什么?

2021-03-2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细胞壁成分

隐球菌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20 μm,HE染色阳性,细胞壁外常有3~5 μm 荚膜,该荚膜是隐球菌致病性的标志之一,菌体外无荚膜的隐球菌一般不引起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荚膜主要成分为多糖,其中最重要的是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 GXM)


研究表明,GXM是隐球菌荚膜多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荚膜多糖总质量的90%


(1,3)-β-D葡聚糖(1,3-B-D-glucan,BDG)广泛分布于多种真菌细胞中,为真菌(除隐球酵母和接合菌属外)细胞壁特有的细胞成分,占真菌壁成分的50%以上


G试验很少用于隐球菌感染的诊断


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1,3)-β-D葡聚糖从细胞壁中持续释出,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其测定结果对真菌感染有一定意义。


而浅表真菌感染或真菌定植时BDG极少释放入血。


目前用于循环中BDG检测的方法主要是G试验,即利用凝血酶原G因子检测体液中BDG的存在,其参考范围为>20 pg/mL。而隐球菌感染患者血中BDG抗原浓度通常低于16.5 pg/ml,故对于隐球菌感染患者,G试验意义不大。


由于隐球菌具有较厚的荚膜不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及细胞壁抗原的释放,在隐球菌感染患者中的G阳性率仅为25%因此很少用于隐球菌感染的诊断,而脑脊液中G试验结果对隐球菌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大影响。


隐球菌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荚膜抗原检测是隐球菌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


用于隐球菌检测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针对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胞浆抗原及抗荚膜多糖抗体等。


常用于隐球菌荚膜抗原的检测方法有:

  • 乳胶凝集试验(latexagglutinationtest,LA)

  • 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 immunoassay,EIA)

  • 侧流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LFA)

其中LA及LFA方法简单、快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乳胶凝集试验:

以人工合成的聚苯乙烯乳胶颗粒作为载体直接吸附抗体(或抗原)形成致敏乳胶颗粒,可与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即为乳胶凝集反应。


美国IMMY公司进口原装真菌检测系统,可对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检测,此法可检测血清、脑脊液及其他体液标本中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可用于快速诊断 。


在隐球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中,乳胶凝集法明显优于墨汁染色和标本真菌培养,且阳性率高,有利于早期发现感染者,防止漏诊。


首发于离床医学公众号

作者: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 黄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