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直以来的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但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团队刚刚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
37℃已经成为历史
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前几天,看过一篇关于蝙蝠的文章,也不知道是否权威,但是可以对大家进行一些启发:
病毒学解密:蝙蝠为何能把上百种病毒封印在体内?根本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会飞,看过的朋友都知道,蝙蝠免疫系统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体温能保持较高的40℃。
研究显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这么看的话,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人类高几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还不会得癌症......
为什么体温降低,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呢?
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体温过低,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
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异物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疾病。
研究人员认为,美国人平均体温的下降可以用代谢率的降低或能量消耗的减少来解释。这种能量消耗减少,可能是由于人体内炎症减少。炎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和细胞激素,它们会加速你的新陈代谢,提高你的体温。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医疗条件的进步,生活标准的提高,更加充足的食物供应,都让公众健康得到极大改善。研究团队还认为,现代人长期处于适宜温度,也是能量消耗减少的原因之一。19世纪时,夏天没有空调,冬天供暖也不普遍。如今,一台中央空调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人体体温是基础代谢率的一种表现,而基础代谢率又与寿命(较高的代谢率,较短的寿命)和体型(较低的新陈代谢,较大的体重数值)有关。随着时间推移,人体温度所产生的变化,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已经是随着时间进化的人类了,现代人类已经变得和19世纪的普通人不同,甚至有别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我们变成了如今更加'凉凉'的人类。
科学家分析, 人类体温在170年间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
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50年前,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农村的人要种庄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会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饭、清扫房间;大家出门会优先考虑步行或自行车,闲暇时靠户外运动打发时间。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懒”了——
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随时可以躺在床上打游戏,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园场景一去不复返。
基础代谢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是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较少的肌肉,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础代谢。
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现代人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含量普遍低。
基础代谢下降,能量消耗就会减少,内脏脂肪就会增加。而内脏脂肪组织会分泌出超过20种不良激素(或者脂肪细胞因子),会引起血管炎,还会削弱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导致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专家认为,除了肌肉质量下降外, 空调导致的出汗困难也是现代人体温下降的一大原因。人们长期在空调屋工作和生活, 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机会,久而久之, 体温调节中枢将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从而导致体温降低。
50年前,孩子的平均体温都在37度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36.5-36.8度之间。而现在,可能令你想不到的是,你的正常体温已经不是36.5度了。
要健康,先调整体温 ,想要知道怎样才能改善身体状况,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下去吗?方法极其简单:那就是提高体温。每个人的正常体温都有所不同,你是否想过体温和运动的关系?
你的正常体温和免疫力高低有关?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跟免疫力、自律神经息息相关。
比起体重与体内脂肪的变化,体温才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只要体温升高,就能拥有即使不限制饮食、不剧烈运动也能自动燃烧脂肪的能力。因为体温上升1℃,新陈代谢也会上升12%。因而不限制饮食就能够轻易瘦下去。
人体体温35℃时是癌细胞繁殖的最佳温度。
癌细胞在胃、大肠、食道、子宫、肺等器官内部,趁内脏温度偏低时进行繁殖,但相反,在温度较高的心脏、脾脏里则不能生存。
水肿其实是多余的水分囤积在皮肤组织下未能排出的状态。体温较低时自然会减少体液排泄,而未能排泄的体液存留在体内,首先是小腹突出和腿部水肿的主要原因。
如果让体温循环流动使肾脏暖和后,不仅使排尿顺畅,也使小腹突出和水肿自然没有了,于是会拥有水分代谢良好的体质。
虽说多喝水对便秘有好处,但是就女性而言,便秘基本上是因肠胃温度过低,蠕动不好而造成的。对于这些“冷肠型”的人而言,摄取更多水分只会让便秘更加恶化。
让体温循环流动以温暖小腹与肠胃,或者是泡浴这些方法会使肠胃温暖起来,便秘就会消除。
寒冷与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午觉得头脑不清醒,是因为体温过低,血液不能运送到大脑里造成的。同时体温偏低的人容易因为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消沉郁闷。
对于“冷体质”的人们,寒冬时节拍拍肚子,如果有啪啪的响声,则表明肠胃囤积过多水分,从而使得下腹部冰冷。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癌的某些成病原因是下腹部的冰冷导致的。
是否有过双脚冰冷,怎么也睡不着的时候?“冷体质”者一旦感觉双脚发冷,这时体内的主要血液都涌上头,因为脑内充血,使得脑神经不易休息,也就不能达到熟睡状态。
是“冷体质”者常患的皮肤疾病。因为出现皮炎、湿疹、花粉症以及鼻炎等过敏症状,其实是肌肤长期处于“冷体质”而强迫性将体内的水排出、以达到健康状态的一种本能反应。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临床流行病学教授廖皓磊表示加强运动、营养,的确可以提高人体基础代谢率,提高基础体温。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运动、营养需要长期坚持。
我们要提高体温,增强免疫力,需要通过物理疗法和行为疗法:冬季最好戴帽子,每天泡脚洗热水澡,多喝热水。
现在大家宅在家里,无事可以泡泡脚,一天三次不为过。
在目前的特殊时期,不提倡临时抱佛脚开展高心率、高强度的运动,这样反而会降低抵抗力。
来源:综合整理自国医大师健康、好医生头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