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血压受昼夜节律变化影响,通常在早晨醒来后血压值会达到一个峰值,在下午出现第二个峰值,所以临床上普遍建议患者早晨吃药。但有研究发现夜间高血压和不良结局有关,所以近年来也有研究在讨论将降压药改到晚上服用是否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既往研究对于在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降压药的优劣对比结论并不一致。Hygia试验表明,与早晨服用降压药相比,睡前服用降压药更有利于控制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而Time试验发现,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卒中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可能不受服用降压药时间(早晨或晚上)的影响。
在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4)上,两项新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一项荟萃分析(涵盖目前该主题多项重要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发布,证实了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包括在衰弱的老年患者中,早晨或晚上服用降压药效果相似,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死亡或安全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方面并未存在差异。
两项随机对照试验
早晚服用降压药没有差异
此次ESC大会Hot Lin2专场发布的两项系列试验为BedMed和BedMed-Frail试验,分别针对初级保健一般人群和衰弱的老年人群。
BedMed研究
BedMed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实效性试验,纳入了3357例没有青光眼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其中56%为女性。患者被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在早晨或晚上睡前服用所有合适的降压药(每日一次)。
主要结局为MACE,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的住院或急诊科就诊。在中位时间为4.6年的随访期间,结果显示:
在睡前服药组和早晨服药组的患者中,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10.3%(校正HR:0.96,95% CI:0.77~1.19;P=0.70),没有显著差异。两组之间的安全结局和全因住院/急诊科就诊情况也并无差异。
BedMed-Frail研究
在BedMed-Frail研究中,纳入了776例高龄老年患者,中位年龄为88岁,其中72%为女性。在中位415天的随访期间,睡前服药组和早晨服药组的患者中,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40.6%和41.9%(校正HR:0.88,95% CI:0.71~1.11;P=0.28),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除了晚上服药对于减少全因计划外住院/急诊科就诊(HR:0.74,95% CI:0.57~0.96;P=0.02)更有利之外,次要疗效和安全性结局在两组之间并无差异。
系统评价研究
服药时间不会影响临床结局
Hot Lin2专场发布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早晨服药相比,晚上服用降压药并没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该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覆盖了5项随机对照试验,分别为BedMed研究、BedMed-Frail研究、TIME研究、Hygia研究和MAPEC研究。其中,BedMed研究、BedMed-Frail研究和TIME研究被判定为总体偏倚风险较低,而Hygia研究和MAPEC研究在随机化过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倚问题。
分析共纳入了46606例患者,主要结局为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及心力衰竭恶化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MACE的发生率不受早晨服药或晚上服药的影响(HR:0.71;95% CI:0.43~1.16)。
在按偏倚风险进行的敏感性分析中,在偏倚风险较低的三项试验中发现,晚上服药与早晨服药发生的MACE无差异(HR:0.94,95% CI:0.86~1.03);在两项存在偏倚问题的试验中发现,晚上服药的患者MACE风险更低(HR:0.43,95% CI :0.26~0.7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过去几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该研究的报告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Ricky Turgeon教授解释说:“这项荟萃分析的结果为给药时间不会影响临床结局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表明早晨和晚上服用降压药并没有差异。患者可以按照个人习惯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每天服用降压药的时间”。
小结
总之,此次ESC 2024最新发布的两项研究和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论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降压药,在MACE、死亡或安全性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并无差异。服药患者可以在自己最不容易忘记的时间服用降压药。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本文转自医学新视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