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张黎莎 白久武 徐金富
PAP治疗主要针对病情活动或恶化患者。首先需对肺功能损伤程度、CT影像学改变、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存质量等综合评估以明确治疗必要性(图3)。
对于未出现呼吸衰竭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且生存质量尚可的患者,指南推荐以临床随访为主,暂不予治疗。
对于存在治疗指征的患者,优先考虑WLL及GM-CSF吸入治疗。WLL治疗的适应证在各诊疗中心并无统一标准,指南参考各中心标准后提出,当出现:① 不明原因的肺功能下降;② 静息状态下氧分压下降;③ 基于连续胸部影像学对比显示严重程度增加;④ DLCO下降;⑤ FVC下降;⑥ 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系统症状加重等指标时,可考虑行WLL治疗。同样,GM-CSF吸入治疗的纳入标准也不相同。PAGE试验中,患者如在正常大气环境仰卧位静息5分钟后测PaO2< 70 mmHg或PaO2< 75 mmHg并出现至少一种症状(咳嗽、咳痰或用力呼吸困难)时,可行GM-CSF吸入治疗。IMPALA试验中,纳入标准为在入组前至少2个月内保持稳定或进展的aPAP患者,静息PaO2< 75mmHg或6分钟步行试验中饱和度下降超过4%,并且AaDO2⩾ 25mmHg。
PAP疗效评估目前并无统一的评判标准,一般认为,治疗目标是实现病情改善或保持长期稳定,从而减少对WLL的治疗需求。已报道的与WLL相关的研究中提出,血气参数和影像学的改善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而在GM-CSF相关的RCT研究中,室内条件下的AaDO2是主要的结局指标,DLCO和HRCT浸润改善则被认为是次要结局指标。此外,在其他研究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症状的改善也被用于评价疗效。部分生物学标志物,如KL-6、SP-D、乳酸脱氢酶、YKL-40和肿瘤组织抗原等,对于疗效评价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总的来说,指南明确了肺功能和血气改善在评估疗效中的重要性,但并未提供改善的阈值数字。并且建议需在一定的随访时间内(≥6个月)对症状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充分评估。
对于经过充分的治疗和随访后(约6个月),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或气体交换功能以及胸部影像学浸润持续存在或恶化的PAP患者则被认为治疗失败,即可被定义为难治性PAP。这部分患者通常需要更频繁的WLL治疗,并且可出现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的改变,但由于相关研究异质性较大,目前尚未得出明确结果。在对此类患者进行评估时,首先要注意排除干预操作后产生并发症,从而引起治疗失败的可能。
PAP的诊断和治疗仍是一个重大的临床挑战,目前缺少标准化的诊断流程来对各种类型PAP进行鉴别诊断。指南对BAL、活检、GM-CSF等诊断手段的适用情况进行阐述并提供支持依据,并且对PAP患者的理想化治疗流程进行阐述,为未来PAP的诊疗和管理提供了方向。同时,专家小组也指出了指南的局限性:首先,大部分诊疗中心无法提供GM-CSF抗体检测或基因检测,并且部分推荐意见是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得出,缺少数据支持。此外,现有临床试验对于治疗有效性评估标准差异较大,缺少统一共识。另外,指南所推荐的治疗方案为最理想化方案,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各地的药物可及性及经济负担。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呼吸与危重症编委会编委徐凯峰教授组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