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冠心病患者常见的4种心理障碍及表现

2021-07-23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冠心病非原创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紧密的联系。那么,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小编分享冠心病常见的心理障碍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抑郁障碍


抑郁是一种心境状态,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抑郁心境是人们一种常见的正常体验,但抑郁状态严重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较久,同时还伴有一些其他特征性的症状(如睡眠障碍、疲劳感、食欲减退)等,则成为抑郁障碍。


这里我们指的抑郁障碍是它的一组综合征或是一个疾病实体。根据它的发病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可分为好几种类型,从闷闷不乐的隐匿性抑郁症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状态的严重抑郁症。就像心血管内科的“病毒性心肌炎”有广泛的不同的发作程度。通常其症状标准为:从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显著下降;

(6)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10)感到前途黯淡;

(11)无价值感和内疚感。


以上抑郁症为中重度临床表现,但在冠心病患者中并不多见。在心血管内科中我们所看到的抑郁障碍通常程度较轻,主要以抑郁性神经症为表现形式,其症状标准为: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至少伴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或其以上:

(1)兴趣减退但未完全丧失兴趣;

(2)对前途丧失信心但又不是悲观绝望;

(3)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

(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意接受鼓励和赞扬;

(5)不愿主动与人接触,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和支持;

(6)有想死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

(7)自觉病情严重,但主动求治。


本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相的、病程迁延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抑郁一般是轻度的,但由于迁延不愈,病人感到内心痛苦,常主动求治,日常生活不受显著影响。


还有一种诊断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masked depression〉的抑郁障碍,它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类别。表面是躯体障碍,实质是抑郁。临床主要表现有反复,持续出现的各种躯体不适和自主神经症状,头痛、失眠、头晕、厌食、心悸、胸闷、气短、上腹部不适、四肢麻木及睡眠障碍等。而抑郁等情绪症状往往为躯体症状所掩盖,反而不明显,患者往往将其不适全部归之于冠心病,但按冠心病治疗并不能缓解其症状。


焦虑障碍


在综合医院中,对焦虑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焦虑情绪是人们在面临困难,或感到不利情况来临而又觉得难以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内心紧张不安、担心和预感的压抑体验。在冠心病患者中,经常见到的是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


惊恐障碍也称惊恐发作,起病突然,不能预测,症状在10分钟左右迅速达到高峰,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患者除了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外,还伴有明显的恐惧感、失去控制感甚至濒死感,患者可有突出的心血管症状:


1、心前区痛一般在心尖部或乳房下,很少放射,呈刺痛或隐痛、钝痛等,局部可有压痛感;


2、心慌、心悸,很常见,纯属患者主观感觉而无客观异常,常被患者描述“揪心、紧缩”,“心都要跳了出来”,也可有心尖搏动较有力,颈部大血管搏动感、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另外呼吸困难也较突出:患者主观感觉吸气不足、胸闷、呼吸不畅,可出现叹息样呼吸或窒息感等。


惊恐障碍患者约50%前往综合医院急诊室反复就医,90%以上患者先看内科,尤其是心内科。但这些患者常常或被当成一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处理,或被误诊为心肌炎、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进行治疗。


心内科所见的惊恐障碍常在夜间睡眠时发作,有较突出的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症状,患者常疑为心脏病发作而前往急诊就医,除一部分患者心电图可有窦性心动过速外,其他检查没有相关心脏病证据。患者往往在到达医院后不久,或给予输液后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明显缓解。


广泛性焦虑是一种慢性心理障碍,因广泛性焦虑患者有60%伴有胸闷心悸等心血管症状。这些患者对自己的健康常过分关注,对身体细微的变化反应敏感,常常根据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常识,做出不好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解释,以致有心神不宁,或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处于焦虑状态时,其临床表现有:


(1)心理症状:容易担忧、紧张、着急、烦躁、害怕、不祥预感等焦虑情感为主,可伴有警觉增高,易受惊吓,对声音过敏、注意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2)躯体症状:易出汗、头晕头痛、血压升高或高低不稳定、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需大叹气、腹胀,消化不良或腹泻、尿频或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因紧张而引起颈背部肌肉酸痛、乏力等。


(3)运动症状:常表现有双手颤抖、严重者可有小动作增多、或静坐不能及激越等。


尽管广泛性焦虑症状的持续性与惊恐障碍的发作性可以鉴别,但仔细地询问会发现广泛性焦虑患者也有惊恐发作的体验。


焦虑和抑郁共病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并不以单一的抑郁或焦虑面貌出现,他们的心理障碍程度可以不重,但其抑郁和焦虑却可同时存在,即共病现象。 此时患者既有抑郁心境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过低、内疚感或消极观念;也有焦虑障碍的紧张不安、过度担忧、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震颤)、多汗、口干、呼吸困难等;而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症状、记忆力及注意力障碍、易激惹以及精力减退等症状是抑郁和焦虑所共同具有的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


长期以来,在综合医院人们认为,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只是情绪不佳、多思多虑或心烦意乱、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等精神心理问题。但事实上,心理障碍的大多数患者都可表现出各种各样身体多部位系统的不适症状,这就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形式化问题。


躯体形式障碍是个人的或社会的压抑所致的一种表现,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转移和替代。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且常涉及至少两个或多个系统,最常见的情况是累及心血管系统(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心因性过度换气)、胃肠系统("胃神经症"和神经性腹泻)、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等。


患者会反复陈述躯体的不适症状,或即使存在某些躯体疾病,但其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不能以此来解释,患者常要求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试图寻找引起这些不适症状的原因,即使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阳性结果,即使医生向患者反复说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仍不能减轻患者的忧虑和躯体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常伴有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但往往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不足以诊断抑郁和焦虑,否则应首先考虑抑郁障碍的诊断。


来源:365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