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肺腺癌治疗手段:现状、挑战与突破

2024-08-13作者:赵梦雅资讯

方申存  南京胸科医院  撰稿

 

摘要:肺腺癌作为肺癌的常见且危害性大的亚型,其治疗手段不断演进。本文聚焦肺腺癌的治疗手段,详细阐述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突破,旨在为肺腺癌的临床治疗决策和研究提供参考,助力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效果。

一、引言

肺腺癌发病率在肺癌中呈上升态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肺腺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到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每种治疗手段都在肺腺癌治疗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与突破机遇。

二、手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基石

(一)手术方式与适用范围

手术切除是早期肺腺癌的主要根治手段,肺叶切除术长期被视为标准术式,适用于肿瘤直径较小、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且位于肺实质周边的肺腺癌,能有效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肺功能。近年来,肺段切除术因在特定患者中可更好保留肺功能且不影响肿瘤根治效果,逐渐受到关注,对于部分直径≤2cm 且具备磨玻璃成分的早期肺腺癌,可作为替代肺叶切除术的选择 。

(二)手术技术进展与优势

胸腔镜技术广泛应用,给肺腺癌手术带来变革。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此外,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准性和灵活性,尤其适用于肺门附近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肿瘤切除 。

(三)手术治疗面临的挑战

尽管手术治疗在早期肺腺癌效果良好,但仍有挑战。部分高龄、肺功能差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风险显著增加。且术后复发问题不容忽视,早期肺腺癌术后也有一定比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

三、化疗: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常用化疗药物与方案

化疗在肺腺癌治疗中地位重要,尤其用于晚期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标准治疗方案,常用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等。比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多数属此类)中应用广泛 。

(二)化疗耐药机制与应对策略

化疗耐药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ERCC1 基因高表达与肺腺癌细胞对顺铂耐药密切相关,通过靶向 ERCC1 RNA 干扰,可部分逆转顺铂耐药,提高化疗敏感性。此外,多药耐药蛋白(MDR)过度表达也是化疗耐药原因之一,研发针对 MDR 的抑制剂成为研究方向 。

(三)化疗的不良反应与管理

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会导致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不良反应。积极管理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使用 5 -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等药物可预防和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针对骨髓抑制,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提升白细胞水平 。

四、放疗:局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放疗的应用场景

放疗在肺腺癌治疗中有多种应用场景。对于局部晚期肺腺癌,根治性放疗可与化疗联合,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对于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脑转移等引起的疼痛、压迫症状,姑息性放疗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二)放疗技术的发展

放疗技术不断进步,从传统二维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放疗(3D - CRT)、调强放疗(IMRT)以及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SBRT 能在短时间内给予肿瘤高剂量照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尤其适用于早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 。

(三)放疗的不良反应与应对

放疗常见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皮肤损伤等。放射性肺炎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与照射剂量、照射体积、患者基础肺功能等因素有关。通过优化放疗计划,控制照射剂量和体积,以及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五、靶向治疗:精准治疗的典范

(一)常见的靶向治疗靶点与药物

肺腺癌存在多种驱动基因变异,为靶向治疗提供明确靶点。EGFR 基因突变是亚洲肺腺癌患者常见驱动基因之一,针对 EGFR 突变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显著延长 EGFR 突变阳性肺腺癌患者生存期。ALK 融合基因也是重要治疗靶点,克唑替尼、色瑞替尼、阿来替尼等 ALK 抑制剂为 ALK 阳性肺腺癌患者带来良好治疗效果 。

(二)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与解决方案

靶向治疗疗效显著,但耐药问题不可避免。以 EGFR - TKI 为例,耐药机制主要包括 T790M 二次突变、MET 扩增等。针对 T790M 突变,第三代 EGFR - TKI 奥希替尼可有效克服 T790M 介导的耐药。此外,联合治疗策略,如 EGFR - TKI 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在探索中显示出延缓耐药效果 。近期研究还指出,血糖水平也可能对 EGFR 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产生影响,其具体机制正在深入探究中。

(三)靶向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靶向治疗特异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能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避免对正常细胞过度损伤。然而,靶向治疗仅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对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无效,且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难以承担靶向药物费用 。同时,长链非编码 RN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反义 RNA 1 的表达水平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率及预后存在关联,这为评估靶向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潜在指标。

六、免疫治疗:开启肿瘤治疗新时代

(一)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肺腺癌免疫治疗的主要手段,如 PD - 1/PD - L1 抑制剂。正常情况下,肿瘤细胞表达 PD - L1 与 T 细胞表面的 PD - 1 结合,抑制 T 细胞活性,实现免疫逃逸。PD - 1/PD - L1 抑制剂可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使 T 细胞重新激活,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 。

(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与疗效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在肺腺癌中的显著疗效。在晚期肺腺癌一线治疗中,对于 PD - L1 高表达的患者,单药使用 PD - 1 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疗效优于传统化疗,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同时,研究发现基线水平 CCL19 + 树突状细胞可有效预测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有助于筛选出更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三)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与管理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与传统治疗不同,主要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包括肺炎、肝炎、内分泌疾病等。虽 irAEs 总体发生率低于传统化疗,但部分不良反应可能较严重。及时识别和管理 irAEs 至关重要,轻度 irAEs 可密切观察或对症处理;中重度 irAEs 需暂停免疫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此外,肺腺癌中乳酸代谢紊乱也会对免疫治疗产生影响,深入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优化免疫治疗策略。

七、结论

肺腺癌的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每种治疗手段都在肺腺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手术治疗是早期肺腺癌的主要根治方法,但术后复发和部分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化疗虽为综合治疗重要环节,但耐药和不良反应影响其疗效;放疗在局部控制方面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需重视;靶向治疗精准有效,但适用人群有限且面临耐药问题;免疫治疗开启了肿瘤治疗新时代,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不容忽视。未来,联合治疗策略,如手术联合辅助化疗、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等,以及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的研发,有望进一步提高肺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于林华,吴明建,史绍佳.CT 纹理分析技术在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参数分析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 (21):38 - 40+43.

[2] 周冰,周开甲,陈泽磊,等。肺腺癌不同 EGFR 突变状态与脑转移发生、治疗方式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OL]. 现代肿瘤医学,1 - 5 [2025 - 03 - 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415.R.20241025.1115.006.html.

[3] 郑亮剪,朱刚锋,李俊彦,等。肺腺癌中乳酸代谢紊乱及其对免疫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肿瘤防治研究,2024,51 (10):883 - 886.

[4] 张鑫桐,顾勐,王子宇,等。血糖对 EGFR 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J]. 癌变・畸变・突变,2024,36 (05):365 - 372+383.

[5] 朱名扬,王博康,张秀森,等。基线水平 CCL19 + 树突状细胞可有效预测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4,44 (08):1529 - 1536.

[6] 李肖芸,方家远,李格,等。肺腺癌长链非编码 RN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反义 RNA 1 的表达水平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的关系 [J]. 癌症进展,2024,22 (07):740 - 744+753.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