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典型的甲亢临床表现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悸、易激动、多食易饥、消瘦、怕热、易出汗等。
但并不是每个甲亢患者都具有典型症状,很多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常因表现为不典型症状而被误诊。据文献报道,甲亢误诊率高达80.8%。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那些容易被误诊的甲亢类型。
老年甲亢患者的症状常是淡漠、嗜睡、乏力、反应迟钝、厌食、消瘦等,往往被误认为是衰老的表现而被忽视,也常常被怀疑是得了肿瘤。
患者常以单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例如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为心率快、心律失常,尤以心房颤动多见;也有以心绞痛、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
还有些存在消化系统症状,常表现为厌食、体重下降、短期内减轻10~20公斤,消瘦尤以肩、臀部为甚。大便次数增多者较少见,而便秘者多。
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者常常表情冷淡、终日昏昏欲睡、抑郁,甚至精神错乱。多有手震颤症状,常与老年性震颤相混淆。
所以,遇到以单纯心血管、消化和神经、精神症状来诊的患者,若体征和检查不支持相关系统疾病,需要考虑甲亢的可能。
症状多为全身皮肤瘙痒难耐,医生常因有皮疹和搔抓痕迹,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瘙痒晨轻、晚重,用脱敏药效果差,原因不明 。
有些甲亢患者以腹泻为突出表现,大便一天数次甚至十余次,溏便或稀水样便,无明显腹痛、无脓血。这种患者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慢性炎症性肠病、痢疾、消化道肿瘤等。
所以,凡是遇到长期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及主要表现者,注意有无消瘦与食欲增加并存,经有关检查排除消化道疾病且抗感染疗无效者, 应高度警惕甲亢存在的可能,做甲亢相关检查。
事实上,以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甲亢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甲亢症状,如脖子粗、心慌、手抖、怕热、出汗多、突眼等情况,如仔细问诊和查体通常可以发现。
甲亢时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可达85%。一般认为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甲亢总数的5%~10%。
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指在甲亢的基础上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脏病表现,以心律失常最为常见,甲亢患者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大约6%,年龄大于60岁,病程长者更易发生。
甲亢心是甲亢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使患者丧失劳动力,而且容易危及生命,甚至猝死。
老年患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肺心病。特别是伴有房颤的患者,可能会误用胺碘酮导致甲亢心的病情加重,年轻患者易误诊为风心病、心肌炎等。
所以,老年心律失常、心衰患者不要遗漏甲状腺相关检查。
当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容易波及消化系统,表现为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偶伴黄疸,有时候表现为稀便、排便次数增多。
患者以消化道症状来诊,检查结果提示肝功能异常,但本身并没有肝损害相关病史和病原依据,也不存在胆囊和胆道病变。
不少甲亢患者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常在37.5~38℃之间,其他甲亢症状不明显,常伴有心悸、心率快,易误诊为其他可引起低热的疾病,如结核、风湿热、伤寒、尿路感染等。这种低热型甲亢多见于青年女性。
对于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特别是伴有心率明显增快的人,应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
部分甲亢患者可以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表现为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失眠,甚至出现狂躁、幻觉等精神症状。这些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所以,当患者无故出现精神异常时,一定要排除甲亢,以免误诊误治。
甲亢患者中50%~70%眼球突出,有些患者双侧眼球突出不对称,往往一侧更明显,眼睑及眼眶周围都肿胀,眼结膜充血水肿。由于眼球突出,眼睑不能闭合,角膜长期暴露在外,易发生角膜溃疡,炎症感染。浸润性突眼的程度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程度无明显关系。
在所有眼病中,约5%的患者仅有浸润性突眼而无甲亢表现,将此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D眼病,该类患者尽管无甲亢表现,但多有亚临床甲亢,TSH水平降低,这些患者常常先就诊于眼科而且易误诊为眶后部肿瘤。
老年性甲亢患者,有时会因末梢神经兴奋而出现肌肉细颤,手脚发抖;有的全身乏力,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上厕所等需要借助扶手或他人帮助,偶尔会突然摔倒,常与老年性震颤或帕金森病相混淆,长时间在脑和神经系统方面寻找病因。
所以,如果神经系统证据并不充分,应考虑甲状腺方面原因。
来源:医护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