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儒亮时评】医患沟通,表情符号使用,司空见惯,非常频繁。但要注意了:日常活动中,网络表情,具易变形,或许这是被喜爱之原因;但纠纷活动中,网络表情是一种电子证据,如何固定为某个含义是有很大不确定性。怎么办?前后文、上下文,等等,找对其中具有的关联性,就是关键。这方面,依法沟通,没有捷径,就是要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越高越好。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1-12-07
文|笃鲜
当即时通信被明确纳入诉讼证据范畴,看似随意的“OK”“微笑”等表情符号也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吗?有媒体发现,表情符号已经多次作为证据出现在我国法院判决书中。“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发的每个表情都有可能作为呈堂证供”,这一现象及相关争议值得关注。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两起案例颇具代表性。在一起房屋租赁纠纷中,出租方多次提出加租,承租方回复“太阳”表情,广东某法院据此判定承租方同意加租。另一起民间借贷案中,贷款人向借款人发送借款明细,借款人回复“OK”表情,安徽某法院认为该表情并非明确认可借款。通常语境下,“OK”能够比“太阳”更加确切地表示同意,法院却作出相反判决,足以反映出表情符号可能造成裁判不确定性增强,给司法机关带来挑战。
任意性是符号的本质属性。如果表情符号引起的误解无法避免,是否可以将其排除在证据之外?不能因噎废食。表情符号属于电子数据,后者是法定证据类型之一。而且表情符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练使用,不难想见,与之相关的纠纷将与日俱增。在性犯罪、毒品犯罪等刑事案件中,还有些行为人用表情符号充当暗号。对表情符号一概否定,显然不利于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案件的公正裁决。
符号表情证据化带来的新问题需要公众和司法机关一道推动解决。有学者主张出台规范,将表情与含义一一对应从而消除模糊性。这样做固然有助于司法机关作判断,但缺乏推行可行性,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恰恰是其魅力所在。不过,个人在沟通重要事宜时,尤其是涉及交易,最好还是用文字表达。
司法机关在解决相关争议时,首先需要判断涉事表情符号是否满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要求。如果满足,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表情的含义,尤其要注重与其他证据交叉印证。2017年,一家以色列的法院认为,一对夫妇给房东发信息说想要租房,其中“笑脸”“跳舞”“香槟”等表情体现了对租房强烈的乐观态度,构成对租房要约的承诺。如果这起纠纷发生在国内,根据中国人租房的一般习惯,法院或许需要综合考察这对夫妇有没有看房、价格有没有谈拢等,不宜仅凭表情符号得出结论。
正如电信诈骗手法日新月异、高科技犯罪层出不穷,表情符号成为呈堂证供也是司法审判工作新形势、新变化的一个侧面。新问题给司法者带来的是压力也是动力,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思路,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