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吴杨奖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2018年第十九届吴杨奖颁奖典礼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南方教授因其在高血压领域做出的贡献荣获该奖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教授因其在眼眶病及眼科肿瘤领域做出的创新荣获该奖项。本报对两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李南方教授: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新疆农牧区的高血压防控体系
李南方教授
新疆农牧区高血压防治难点 新疆农牧区地处国家西北边陲,地广人稀,导致该地区医疗资源的配置存在诸多困难。同时,由于当地居民受到语言制约,教育程度有限,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开展缓慢,居民高血压防控意识淡薄。
制定适合农牧区医生特征的高血压给药方案 李南方教授团队充分参考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农牧区医生特征,制定了一套简单的高血压给药方案。当农牧区医生面对一名高血压患者时,考虑当地居民摄盐量较高,首先给予其利尿剂;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则加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或钙拮抗剂。如果仍不理想,则根据患者脉搏是否超过80次/分,推荐三种药物联合使用。这种药物种类叠加的方法操作简单,农牧区医生只需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就可应用。
结合实际,建立三级高血压防控体系 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医疗资源,李南方教授团队组织建立了三级高血压防治体系——全科医生队伍、专科医生队伍、专家队伍。
在该体系建设中,以医疗培训和教育为重点,政府联合专家力量逐步完成了对一级、二级高血压防控队伍的培训,同时,把高血压防治知识引进课堂。该模式在额敏县实施13年以来,当地高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而且,该防治体系可评价可复制。
李南方教授表示,三级平台建立了专门针对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的评估和筛查平台。这部分患者具有难诊难治的特点,建立该平台后对检出继发性高血压发挥了很大作用,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减少了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范先群教授:为眼科疾病患者保生命、保眼球、保视力
范先群教授
揭示眼恶性肿瘤发生新机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率占眼内恶性肿瘤的95%以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范先群教授指出,他们团队对眼内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了葡萄膜黑色素瘤抑癌长链非编码RNA—CANT1,以及非编码RNA的重编程调节因子(ROR)对葡萄膜黑色素瘤有重要促癌作用,提出肿瘤发生的“陷阱修饰”学说。国外专家对此做出评价:这一发现“揭示了肿瘤发生的新机制,是肿瘤研究的范例。”
开创眼恶性肿瘤诊疗新策略、新技术 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团队提出进展期“先摘除眼球再化疗”的新观点。团队还率先开展了“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方案,有效减少了静脉化疗的副作用。同时,范先群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多项大样本临床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相关诊疗共识的制定。
他表示,早诊早治对眼肿瘤患者保生命、保眼球、保视力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团队发现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位于12号染色体的新致病区,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也为早期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创建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 眼眶病当前主要依赖手术治疗。但因眼眶结构复杂,位置特殊,手术难度较大。范教授团队从建立中国人数字化眼眶模型入手,以研制内镜导航系统为突破口,历经多年努力,创建了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该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范先群教授带领团队所做出的创新性成就,为我国眼科诊疗技术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贡献了重要力量。(飞燕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