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和谐、奋进、创新、求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60年发展回顾

2020-01-07作者:论坛报小塔人文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

11.jpg

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宣传部  张静芳 

创立之初,倾力打造学科高地  

1958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医大二院)马景昆教授在医院设立骨科病房。创建之初,仅有马景昆、包尚恕、刘蔚民、张保和、刘维、韦少亭等6位骨科医师及25张病床。这是近代历史文献中关于山西骨科病房的最早记载。

1978年,在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上,包尚恕提交了一篇题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的科研论文,经过核实论证,专家们认为此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马景昆在省内率先开展气囊取栓术治疗动静脉栓塞坏死,创造性地采用颅环骨盆牵引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景昆、包尚恕、刘蔚民……这些山西骨科学的创始人、奠基者,带领着学生们不断探索。创新、务实、团结、严谨、踏实、谦和,这些治学理念已成为山医大二院骨科人的信念。诸多的发现和创新,使得山医大二院骨科创始之初就功绩显著,建起了学科高地。

图为1981年骨科全体医护人员合影

规模发展,大科建制专业细分

1996年,山医大二院骨科分为骨疾病、骨创伤、骨关节、骨脊柱、骨显微手外科等5个专业。骨科的分组,是山医大二院骨科跨越式的大发展,细分专业,有利于医务人员在专业领域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开拓,进一步开展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新化疗辅助手术治疗、肿瘤灭活再植保肢术、人工假体置换等高难度手术。1999年,骨科在全省率先确定大科建制,将骨创、骨病、显微手外科、家庭病房组发展为包括关节组、脊柱组在内的6个专业组。实现专业的精细化,以“精细化管理”和“精品化服务”为重点。

创新发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如何 “下好创新发展这盘棋”?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难题。2000年7月,卫小春被山西医科大学任命为副院长兼骨科主任。其运用全局观念,瞄准骨科发展前沿,大力支持和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一流科研队伍,开展新技术,带领骨科进入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卫小春主持的科研课题《培养软骨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资助,成为山西医疗卫生系统获得“863计划”的第一人。

2001年6月24日,卫小春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21世纪东西方卫生保健”国际学术会议,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参会专家,作了关于“中国骨科医师如何进一步培养”的发言,这次会议拓展了医院的国际视野,让卫小春站在全球角度探索思考中国骨科的未来,尤其是山医大二院骨科今后的发展趋势。一个大胆的构思在他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在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方面,瞄准医学前沿,引进并推广应用一批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新业务、新技术、新成果。例如微创技术、腔镜下操作、多个全椎体切除连同相应肋骨部分切除术、骶骨肿瘤切除骨盆成形、3D打印技术、肢体延长治疗等。

在科研方面, 2004年,卫小春的《注射重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实现医院申报中标国自然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在人才选拔培养方面,实施人才工程战略。2009年,引入美国布朗大学骨科骨与关节发育与修复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名。2010年1月,骨科被评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跨入全国骨科的先进行列。

在学科建设方面,骨科先后成立山西省第一个骨质疏松门诊、山西省第一个日间手术室、山西省首个诺贝尔奖得主工作站、骨质疏松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山西省首个骨盆、髋部创伤修复中心及运动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7月,成立山西省骨科专科联盟,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助力县乡一体化医疗机构改革。

在学术交流方面,骨科坚持 “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传统,先后与英国女王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美国马里兰州立医院创伤中心、瑞士伯尔尼小岛医院AO中心等50余家国际知名大学及医院开展科研与临床协作。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动学科建设

2017年9月22-24日,骨科举办以“创新、转化、智能、康健”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骨科大会。大会分为主题论坛、骨科学专题、基础骨科学、先进的骨科技术等版块,共设置脊柱、关节创伤、骨肿瘤、骨显微外科、小儿骨科、足踝、运动医学等13个会场,近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位外籍专家进行报告。大会为骨科专家学者搭建了国际化、高水平、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临床诊疗技术交流平台,为加强国际间务实合作、完善学科建设,从本质上推动山西骨科医疗事业大发展,助力医院骨科在创新化、数字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8年8月,山医大二院骨科被山西省人民政府遴选为“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并获得900张编制床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医大二院骨科已经成为区域性临床诊治水平最高、服务能力最强、辐射面最广的骨科诊疗中心和新技术研发推广创新中心,始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影响力初显,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60年,“和谐、奋进、创新、求实”的科室精神,已经融入了骨科人的血液。60年,山医大二院骨科人不舍昼夜,创新不止。60年,各项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前沿科技成果逐步应用于临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渐次展开,已经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从1958年创立山西省第一个骨科病房开始,山医大二院骨科人从未放慢前行的步伐,创造了一个甲子的辉煌。  

图为骨科60年会场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