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更好的促进GERD领域学术交流,提高广大消化科青年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及GERD诊疗水平,帮助青年医师树立规范化的GERD患者管理理念,全面推动我国GERD领域学术蓬勃发展,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武田中国联合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发起GERD全能医师特训营。
华南半决赛于2019年3月2日、2019年3月9日在厦门、汕头相继举行,得到了华南各省份消化领域知名专家的大力支持。
3月2日厦门站半决赛
大会主席:任建林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其奎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晋级选手:陈嘉韦(联勤保障部第900医院)
3月9日汕头站半决赛
大会主席:王小众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永平教授(汕头市中心医院)
晋级选手:谭年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半决赛采取基础知识+各抒己见+病例分析的比赛形式,旨在展现青年医师的风采、锻炼青年医师临床技能、传递胃食管反流病规范化诊治理念、培养青年医师临床思维;巩固基础、提升技能,帮助青年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形成清晰的诊疗思路,促进消化学科胃食管反流病领域发展。
——厦门站半决赛后专访大会主席任建林教授、陈其奎教授
任建林 教授
陈其奎 教授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现状
任:由于社会、心理、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国内外GERD发生率都在逐年增加,随着整个医疗水平的提高,GERD发现率也在提高。在我国,整个医生群体尤其是消化领域的临床医师对GERD认知在提高,包括对生理、心理因素所致的GERD及难治性GERD的认识均较前有明显提高,诊断及其治疗也在逐步规范化。当前我国,在胃食管反流病领域,从诊断到治疗,整体认知都在全面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GERD临床症状表现复杂,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交流;第二,临床医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因素所致GERD的认识;第三,加强患者管理,主管医师有责任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加强治疗依从性。
陈:当前,GERD的发病率和诊断率是在逐年上升的,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习惯的改变,体重增加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导致GERD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整个的医疗界对GERD的认知提高,包括临床医师对GERD的诊断能力提高,所以GERD的诊断率逐年提高。未来希望我们青年医师加强对新的诊断技术以及综合治疗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水平。
寄语胃食管反流病领域青年医师
任:第一,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要规范。首先要学会除外与GERD具有相同或相似症状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其次要熟知GERD食管症状及食管外的症状,尤其要高度重视引起食管外症状的疾病。第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要规范。首先,要学习国内外GERD诊治相关的专家共识、指南;其次,结合具体的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实践指南。
陈:对青年医师而言,需要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综合认识水平,包括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对GERD整体认识提高了,整个诊疗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次“胃食管反流全能医师特训营”活动对提高年轻医师关于GERD的认识就很有帮助,未来希望通过举办类似的活动达到培养青年医师人才梯队的目的。
——汕头站半决赛后专访大会主席王小众教授、郑永平教授
王小众 教授
郑永平 教授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现状
王:胃食管反流病是一个酸相关性疾病,也是一个动力性疾病,在过去二十年,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不断优化,抑酸效果逐渐增强,临床上大部分GERD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黏膜愈合度也逐年提高。但对于难治性GERD患者的症状控制仍有困难,近年来在动力学方面无新的研究进展,未来期待在抑酸药物方面能有进一步的创新、提高,以造福患者。
寄语胃食管反流病领域青年医师
郑:从特训营半决赛的选手表现中可以看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青年医师从基础知识到临床技能,都已有清晰的认知,在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加深并提高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加强GERD患者全程化管理,对疾病进展、患者预后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熟练掌握GERD诊断技巧,加深对GERD非典型症状的认识,并要从非典型患者中积极总结漏诊、误诊原因,积累临床经验。
全国总决赛将于2019年3月31日在山城重庆召开,敬请关注!
编辑:陈秋宇/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