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推进中国肝癌防治进程,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由肝癌领域众位院士牵头成立了中国肝癌防治联盟。2020年,8月27日,中国肝癌防治联盟四川省防治联盟成立启动会线上举行。本报在会上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雨教授。
杨雨教授分析阐述了肝癌二线治疗的药物选择。介绍改善生存是肝癌治疗的主要目标。除早期诊断之外,后线治疗是肝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二线治疗,是延长总生存的关键。一线治疗后经影像学证实疾病进展、Child-Pugh A级以及ECOG-PS≤1的患者适合二线治疗。临床实践中,肝功能恶化是无法满足二线治疗标准的重要原因。
2008年索拉非尼开启了肝癌靶向治疗新时代,成为一线治疗标准药物。此后10年间,肝癌二线治疗的探索困难重重,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唯有瑞戈非尼异军突起。2017年RESORCE研究首次确立了瑞戈非尼二线治疗的标准,开创了肝癌二线治疗的先河。研究显示,瑞戈非尼二线治疗OS达10.6个月,与安慰剂相比,中位OS显著延长2.8个月,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7%(HR=0.63,P<0.0001)。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的中位OS达26个月。继瑞戈非尼之后,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也先后获得FDA批准的肝癌二线治疗适应症。相较于其他二线靶向药物,瑞戈非尼的OS和客观缓解率(ORR)也更具优势,死亡风险也更低。
近些年RESORCE研究结论也得到多项真实世界研究的验证。日本研究显示,瑞戈非尼二线治疗中位OS达17.3个月,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的年生存率达58.4%。西班牙研究显示,瑞戈非尼二线治疗中位OS达12个月,序贯治疗的中位OS达28个月。而已获二线适应症的免疫药物却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阴性结果,基于此2019年ESMO肝癌指南将免疫治疗从二线推荐方案中删除。目前,瑞戈非尼仍是ESMO肝癌指南的二线治疗推荐,也是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唯一推荐的二线治疗药物。
作为一种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具有多机制丰富靶点,抗肿瘤作用全面的优势。首先,瑞戈非尼广泛的激酶抑制作用,使其具备全面且持续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其次,瑞戈非尼能通过多重机制调解肿瘤免疫,如通过抑制VEGFR解除Treg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抑制CSF-1R解除TAM的免疫抑制作用。此外,瑞戈非尼还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及抗肿瘤转移作用。
我国的HCC患者多以中晚期为主。手术切除是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与更长的生存相关。然而中晚期肝癌的初始可切除率低,仅为15%~30%。对于不可手术的患者,可通过术前治疗转化为可手术患者,使其获得更多生存获益。数据显示,经转化治疗后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术后5年生存率达25~57%,与可切除患者经根治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30%~60%)相当。
肝癌转化治疗能缩小瘤体,减少手术的范围及创伤;可能消灭早期微转移灶;转化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让不可控的生物学行为转为可控等。其具体实现途径很多,包括通过门静脉栓塞术(PVE)或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或肝静脉系统栓堵术(LVD)增加剩余肝体积,通过选择性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或联合治疗来缩小肝癌组织,通过PVE或ALPPS或LVD联合TACE以促进剩余肝增生和缩小肿瘤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