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压评价标准
为排除身高对儿童高血压错分的影响,在2010年中国儿童血压参照标准的基础上,本指南增加了身高对血压的影响,制定出中国3~17岁男、女年龄别和身高别的血压参照标准,根据每岁组不同身高水平对应的血压P50、P90、P95和P99值,判定儿童血压水平,以SBP和(或)DBP≥P95为高血压;在P90~P95或≥120/80 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该标准对成年心血管靶器官亚临床损害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科学研究及临床医疗服务等场景下对高血压儿童的诊断。
为方便临床医生对个体高血压患儿的快速诊断,建议首先采用简化后的“公式标准”(表1)进行初步判断,其判定的结果与“表格标准”诊断儿童高血压的一致率接近95%,对成年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预测效果较好。对公式标准筛查出的可疑高血压患儿,再进一步采用“表格标准”确定诊断。
诊断性评估
对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4个方面:
(1)评估血压水平的真实性,进行高血压程度分级;
(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3)检测与评估靶器官损害及程度;
(4)评估糖尿病等其他并发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儿童高血压的个体诊断需要根据连续三个时点的血压水平进行,两个时点间隔2周以上,只有3个时点的SBP和(或)DBP均≥P95方可诊断为高血压;然后进行高血压程度分级:
(1)1级高血压:(P95~P99)+5 mmHg;
(2)2级高血压:≥P99+5 mmHg。
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下述任一及多种情况,或达到2级高血压时,启动药物治疗:
(1)出现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2)糖尿病;
(3)继发性高血压;
(4)靶器官的损害。
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在继续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可启动药物治疗;在生活方式干预期间,如血压上升至2级高血压或出现临床症状,也要进行药物治疗。
儿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从小剂量、单一用药开始,同时兼顾个体化,视疗效和血压水平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限,必要时联合用药。
目前我国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儿童降压药品种有限,具体如下: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最常使用的儿童降压药之一,被批准的儿童用药仅有卡托普利。
(2)利尿剂:被批准的儿童用药有氨苯蝶啶、氯噻酮、氢氯噻嗪、呋塞米。
(3)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被批准的儿童用药有氨氯地平。
(4)肾上腺受体阻滞剂:被批准儿童用药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及哌唑嗪。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目前尚无被批准的儿童用药。注:儿童用药目前主要参考药品说明书,有儿童用药说明的可以采用,没有的则不推荐使用。
本文节选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