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促进血液领域学科发展,助力真菌感染精准诊治——2022年MDT大师班会议集萃

2022-06-14作者:明鹿资讯
感染非原创

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分子靶向药物、CAR-T细胞疗法等创新方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获益,开启了血液肿瘤治疗新篇章。另一方面,新型治疗手段也导致了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如曲霉菌、毛霉菌等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对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挑战。2022年5月28日,多学科诊疗(MDT)大师班三地连线会议盛大召开,国内血液领域大咖云端聚首,广州、天津、青岛三城连线,为提升血液肿瘤诊治和应对真菌感染出谋献策。


图1.png(点击图片即可直达三地连线回放)


线上同频:大咖共聚云端,享学术盛宴


图片2.png

大会主席团


会议伊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赵洪国教授四位大会主席发表致辞,专家们指出感染无处不在,各学科的感染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血液肿瘤领域,感染诊治越来越重要;本次会议既包括血液肿瘤诊疗的前沿进展,也包括血液病患者的抗真菌感染,内容丰富。希望本次依托于MDT大师班平台,大家能够传递血液肿瘤前沿知识、充分交流血液肿瘤患者诊疗经验,有所收获。


其后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玉华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穆红教授侯明教授的主持下,来自广州、天津、青岛三地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钰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穆红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孟繁军教授分别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血液病患者霉菌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疗主题展开精彩演讲。


图片7.png

主持嘉宾



张珏教授:

南方医院AML一线标准诊疗经验

图片3.png



AML治疗的核心目标是达到和维持微小残留病(MRD)阴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诱导、巩固强化到维持治疗整个环节进行优化。对于化疗敏感、身体状态良好患者,治疗手段以化疗及骨髓移植为主,目标为在首次诱导和首次巩固强化时尽可能达到疾病缓解。


本中心的诱导治疗方案是IA12(伊达比星+阿糖胞苷),缓解率可达84%。巩固强化阶段治疗过去采用的是“3+7”方案(3天蒽环类药物+7天阿糖胞苷),本中心目前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基础上加用三天去甲氧柔红霉素的“3+3”治疗方案,蒽环类药物剂量在前2个周期达到60mg/m2,显著提高了MRD转阴比例。在巩固强化阶段之后,本中心采取MRD驱动的危险分层,将患者分成低危、中危和高危,分别给予化疗或异基因移植等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大剂量化疗带来的高感染风险,要想达到足剂量、足疗程化疗,提高疾病缓解率,优化患者的抗感染管理至关重要。



冯四洲教授:

血液病患者霉菌病的诊疗新进展

图片4.png



当前侵袭性霉菌感染日益严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且死亡率较高2,3。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病是最常见的霉菌感染4,二者界限不鲜明,鉴别和诊断困难。综合诊断措施,包括血液NGS(新一代测序技术),有助于明确病原菌和指导治疗决策。


近年来抗真菌药物发展飞速,尤其是三唑类药物对于血液科患者抗真菌感染发挥了良好作用。艾沙康唑是目前唯一同时获批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病的三唑类药物,具有广谱、强效、安全和兼顾本病的特点5。该药抗菌谱广,对曲霉菌、毛霉菌均有效,抗菌作用强,口服的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穿透性强;且毒副反应小,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患者(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轻中度肝损伤患者均无需调整剂量5


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数据一致显示了艾沙康唑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及侵袭性毛霉菌病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于临床确诊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艾沙康唑组的生存率与伏立康唑相当6。另有研究报告艾沙康唑与两性霉素B用于接受初始治疗的确诊/临床诊断毛霉菌病患者的84天生存率无显著差异(57%对50%)7。VITAL研究显示,艾沙康唑对曲霉菌、毛霉菌混合感染引起的IFD有效8。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报告,艾沙康唑治疗多种侵袭性霉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疗效良好,患者的42天生存率达到80.6%,84天生存率高达69.4%9



孟繁军教授:

MDS的规范治疗

图片5.png



MDS患者首先应进行预后分组,再制定相应的治疗目标和策略。相对低危组以改善患者输血依赖、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对于无临床症状患者,推荐观察随访;对于症状性贫血患者,如系无特殊预后提示患者,推荐输血支持治疗、生长因子、祛铁治疗;如为单纯5q-异常症状性贫血患者,可应用来那度胺;有免疫抑制剂指征患者推荐选择免疫抑制剂;如为严重血细胞减少/输血依赖或原始细胞增多、但无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指征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的症状性贫血患者,推荐去甲基化治疗,也可选择地西他滨。


相对高危组以延长生存、延缓疾病进展为治疗目的。对于≥65岁或体能不良者,推荐去甲基化治疗。对于<65岁且体能良好的患者,在无供者来源时,根据预后分层选择去甲基化治疗或去甲基化治疗与AML样化疗。若有供者来源,则推荐异基因移植治疗,在等待移植过程中,可给予桥接治疗控制疾病进展。


此外,会议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马丽萍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王亚非教授赵洪国教授引导多位专家就相关热点话题积极展开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深化了血液肿瘤诊治理念。


图片6.png

讨论嘉宾团





线下共振:听前沿声音,用实例说话


下半场会议在广州、天津、青岛三个分会场同步展开。广州分会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梅芳医生分享了一例合并感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例;天津分会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徐燕教授则分享了一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体会;青岛分会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刘晓丹教授和烟台毓璜顶医院王慧教授分别汇报了一例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以及一例强行移植MDS患者合并感染的病例。与会嘉宾们也先后进行了点评,共同探讨临床实践辨证施治。


图片8.png

病例分享嘉宾




大会总结


几位共同主席总结指出,本次会议是理论的提升,也是实践操作的提升。主题演讲、精彩讨论深化了血液肿瘤患者疾病诊疗、抗感染管理的规范化理念,新型抗真菌药物艾沙康唑的问世为血液肿瘤患者感染并发症管理提供了新的保障。希望新药能为抗真菌领域诊治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血液肿瘤患者的抗真菌诊治工作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Yuqian Sun Y, et al. Epidemiology,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5;21(6):1117-26.

2.N Klimko N, et al. Contrasts between mucormycosis and aspergillosis in oncohematological patients. Med Mycol. 2019;57(Supplement_2):S138-S144.

3.Georgios Chamilos G, et al. Delaying amphotericin B-based frontline 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y who have zygomycosis. Clin Infect Dis. 2008;47(4):503-9.

4.Valentine JC, et al.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n haematology-oncology patients using data linkage of state-wide registries and administrative databases: 2005 – 2016.BMC Infect Dis. 2019;19(1):274.

5.艾沙康唑药物说明书

6.Maertens JA et al. Isavuconazole versus voriconazole for primary treatment of invasive mould disease caused by Aspergillus and other filamentous fungi (SECURE): a phase 3, randomised-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2016;387(10020):760-9.

7.Marty FM et al. Isavuconazole treatment for mucormycosis: a single-arm open-label trial and case-control analysis. Lancet Infect Dis. 2016;16(7):828-837.

8.Marty FM et al. Isavuconazole for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caused by more than one fungal species. Mycoses. 2018;61(7):485-497.

9.Schwartz S,et al. Isavuconazo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involvi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d Mycol. 2020;58(4):417-424.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