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三十年前,肿瘤寡转移的概念被提出,它是介于局限性肿瘤和广泛转移性肿瘤之间的状态。寡进展的概念则由寡转移发展而来,是指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只有少数转移病灶有进展,而其他病灶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的情况。近年来,虽然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手段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经过长时间系统性药物治疗,患者通常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性。一些前瞻性研究已经表明,对于肿瘤寡转移的患者,局部消融性放射治疗可以改善生存情况,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思路。但针对局部消融治疗对寡进展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尚缺乏。
在此背景下,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Chiaojung Jillian Tsai教授及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CURB研究,旨在评估针对寡进展部位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能否改善患者预后。该研究的结果于2023年12月14日发表于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研究提示在全身治疗基础上进行SBRT可能是治疗寡进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策略。
研究者对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治疗的寡进展性转移性乳腺癌或NSCLC患者进行了一项关于SBRT的Ⅱ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寡进展的定义是PET-CT或CT上出现5个或5个以下的进展病灶。
所纳入的患者在标准治疗(标准治疗组)和SBRT加标准治疗(SBRT组)之间进行等比例随机分配,并根据进展性转移部位的数量、受体或驱动基因改变状态、原发部位以及之前接受过的系统治疗类型进行分层。未对患者和研究人员设置盲法。主要研究终点是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数据。研究者按疾病部位对主要研究终点进行了预设亚组分析。所有分析均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进行。
该研究由于预设中期分析时达到主要终点,研究在达到目标样本量前便关闭入组,共纳入106例至少接受过一线全身治疗后的寡进展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或NSCLC,标准治疗组51例(MBC/NSCLC=23/28),SBRT组55例(MBC/NSCLC=24/31)。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占34%,而NSCLC患者中驱动基因阴性者占86%。
标准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1.6个月,SBRT组为12.1个月,标准治疗组与SBRT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2个月和7.2个月(HR=0.53; 95%CI:0.35-0.81; P=0.0035)。
分别看NSCLC和MBC两种疾病,NSCLC中SBRT组患者的中位PFS期高于标准治疗组(10.0对2.2个月,HR=0.41; 95%CI:0.22~0.75; P=0.0039);而在MBC中,两组差异不大(4.4对4.2个月,HR=0.78; 95%CI:0.43~1.43; P=0.43)
A:整体队列PFS数据;B:NSCLC患者队列PFS数据;C:乳腺癌患者队列PFS数据
安全性方面,标准治疗组和SBRT组的≥2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41%与62%。SBRT组中有9例(16%)患者发生与SBRT相关的≥2级AE,包括胃肠道返流性疾病、疼痛加剧、放射性肺炎、臂丛神经病变和低血细胞计数。
该研究表明,转移性NSCLC患者的寡进展可通过SBRT加标准治疗得到有效治疗,与单纯标准治疗相比,PFS期延长了四倍多。相比之下,在寡进展乳腺癌患者中未观察到明显收益。后续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验证这些发现并了解不同的治疗效果。
英国女王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帕特里克·G·约翰斯顿 (Patrick G Johnston)癌症研究中心Gerard Hanna教授对CURB研究的结果进行了点评,点评内容也刊发于同期的《柳叶刀》杂志上。
Hanna教授认为本次公布的结果尽管只是一项Ⅱ期研究的亚组分析,但还是提供了SBRT治疗寡进展NSCLC患者获益的随机证据。为更好地了解SBRT的潜在益处,包括对总生存期的影响,后续应开展Ⅲ期研究。由于资金等问题,将SBRT添加进标准治疗手段的压力很大,因此进行这样的研究可能具有挑战性。尽管如此,这项工作仍然势在必行。
CURB研究中,59%的标准治疗组患者接受了挽救性SBRT治疗,交叉治疗可能会阻碍总生存期获益的检出。观察到的PFS期、后续进展模式和循环肿瘤DNA(ctDNA)动态综合起来,无疑令人信服地证明了NSCLC患者存在寡进展状态;不过,也不应排除乳腺癌患者存在寡进展状态的可能性。
Tsai及其同事强调,与NSCLC患者相比,乳腺癌患者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次数较多;因此,他们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可能更具侵袭性,也可能存在亚临床广泛转移的情况,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标准护理组乳腺癌患者的6个月PFS率(<25%对40%)远低于统计分析计划中的预测值,这与标准护理组NSCLC患者的6个月PFS率(<25%对20%)不同。
关于SBRT在治疗各种寡转移性疾病中的作用,仍存在许多疑问,包括其生物学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SBRT是否可以通过消融所有已知疾病来改善临床疗效,以及是否可以增强有益的全身免疫反应或是消除耐药肿瘤细胞。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需要治疗的已知转移灶的最佳数量。不过,ORIOLE研究的一项亚组分析表明,治疗全部转移灶可以改善生存结果。CURB研究中对ctDNA的分析为这一技术的潜在效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因此,放射肿瘤学界也必须努力确定SBRT治疗寡转移性疾病的证据基础。目前正在进行如SARON试验、HALT试验、STOP-NSCLC试验、LU002试验和SUPPRESS-NSCLC试验等肺癌相关研究以及如AVATAR试验等乳腺癌相关研究的结果将有望作为Tsai等人研究的补充,令人期待。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编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