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KLHL11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

2025-04-03作者:壹生君资讯
非原创

KLHL11( Kelch-like protein 11)抗体介导的疾病是一种新型的肿瘤伴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CA),与“隐退型”睾丸肿瘤密切相关。该疾病以多样化的神经系统症状为特点,治疗重点在于免疫调控和肿瘤的早期发现与处理。近期的Journal of Neurology发表了一个病例报道,在84例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患者中发现了2例KLHL11抗体阳性的患者,本文通过以下4个问题进行解读和介绍。


1. 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的定义和分类如何?


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免疫介导机制引起的小脑功能障碍,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它是通过排除其他明确病因(如遗传性、代谢性、感染性或结构性原因),且通常伴随自身抗体的检测或响应免疫治疗来诊断的。


根据不同病因,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可分为肿瘤伴小脑变性(PCD)和非肿瘤伴小脑变性(Non-PCD)两大类。PCD是由肿瘤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的,与某些肿瘤(如睾丸癌)密切相关。KLHL11抗体脑炎是一种新型的PCD,尤其与“隐退型”睾丸肿瘤(通常表示原发肿瘤已自行退缩或部分消失,但其转移性病灶仍然存在,且可能伴随显微镜下的睾丸瘢痕或钙化等痕迹)相关。其诊断标准包括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症状出现两年内确认有肿瘤存在,并排除其他病因。另一种分类是Non-PCD,与特定自身抗体相关,例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通常不伴有明确的恶性肿瘤。其诊断标准包括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症状对免疫治疗有改善,并排除其他病因。


截至2022年,已报道了44种与小脑共济失调相关的自身抗体。部分抗体已被用于诊断的标志物,其中KLHL11抗体作为肿瘤伴随性疾病的高度特异性标志物首次于2019年发现,与隐退型睾丸肿瘤密切相关。其他重要的相关抗体包括mGluR1抗体(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肿瘤相关抗体如Amphiphysin、CV2、Tr/DNER、Ri、Yo、Hu、Recoverin、SOX1、Titin、Zic4等,以及其他非典型抗体,例如PCA2、TRIM、PKCγ、ARHGAP26、GluRD2、Homer3、CKB、ITPR1和CARPVIII等


2. KLHL11抗体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KLHL11抗体的致病机制主要涉及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研究指出,KLHL11是一种细胞内蛋白,因此KLHL11抗体本身并不是直接的致病因素,而是疾病发生的生物标志物之一。KLHL11抗体阳性的患者通常伴随细胞毒性T细胞向表达KLHL11蛋白的细胞发起免疫攻击。这种免疫反应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小脑)和与肿瘤相关的组织(如睾丸肿瘤)。这种过程可能是通过T细胞识别KLHL11相关的肽段后启动杀伤程序,导致相关细胞被破坏并诱发炎症反应


KLHL11抗体相关的疾病通常伴随肿瘤,使得免疫系统将其错误识别为“外来抗原”。这种异常的免疫激活随后可能导致交叉免疫反应,这意味着肿瘤表面的抗原与神经系统中的KLHL11抗原具有相似性,从而引发针对神经系统的免疫攻击。


3.KLHL11抗体介导ACA的临床谱系和特点如何?


最常表现为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CA),其特点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要发生在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初始症状通常为急性或亚急性的小脑共济失调(CA),伴随一些典型的神经学表现。


小脑共济失调是KLHL11抗体疾病的首发和主要症状,影响患者的步态、协调性和动作平衡。此外,患者常出现听神经损伤,包括眩晕、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耳鸣。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复视、构音障碍(语言困难)、眼球震颤、震颤以及认知障碍。超过一半的患者有显著体重下降,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脑干炎症,例如延髓或中脑的受累。此外,部分病例可能伴有非典型的系统性症状,如极度疲劳和其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一些报道还提到,这种病变可能发展为更广泛的脑干性或多灶性脑炎。


在影像学和脑脊液特点方面,者通常表现出脑脊液的异常,包括中度蛋白升高、轻度细胞数增加以及寡克隆带阳性。头颅MRI约81%的病例显示异常,这些异常表现为小脑或脑干的信号增强或萎缩。但约9%-19%的患者可能正常。有些病例在超声检查中可以发现睾丸萎缩或钙化,但无法明确诊断肿瘤。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睾丸切除术来确诊肿瘤。


4. KLHL11抗体介导的疾病如何治疗?治疗预后怎么样?


治疗重点在于快速解决免疫反应和明确潜在的肿瘤病灶,但治疗效果因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异。免疫治疗是主要的干预手段,常规疗法包括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免疫球蛋白(IVIG)以及血浆置换,这些方法通常用于快速减轻免疫反应引起的神经症状。然而,大多数者对这些传统免疫疗法的反应有限,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对传统疗法反应较差的情况下,可考虑更强效的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通过消耗B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对部分患者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对于病情复杂或复发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硫唑嘌呤或麦考酚酯,以便控制疾病的整体进展。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的排查与治疗十分关键。对睾丸的检查和潜在肿瘤病灶的寻找至关重要。即使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未发现明确的肿瘤,也可能需要睾丸探查或者睾丸切除术,以排查隐匿性肿瘤。如果确诊存在恶性肿瘤,则需要根据肿瘤的特定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或放疗。针对性的肿瘤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能够部分缓解免疫攻击和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症状。此外,对症支持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小脑共济失调、听力损伤及其他神经损害的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疾病的总体预后较差,尤其是对于未能早期确诊或对治疗无响应的患者。传统治疗(如类固醇、IVIG等)通常无法完全阻止疾病的进展,症状的缓解程度因人而异。由于持续的炎症和免疫攻击会导致神经组织受损,大多数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小脑共济失调和听力障碍这类症状通常也成为长期甚至永久性的后遗症。即使成功切除肿瘤,尽管免疫攻击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得到减轻,但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通常难以完全逆转。


KLHL11抗体相关疾病的中位生存期尚未完全明确,因肿瘤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目前有限的数据显示,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能在2至5年之间。如果能够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处理,同时辅以积极的免疫治疗,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可能显著延长。但如果肿瘤未能及时处理,或神经系统损害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心血管或呼吸功能受到脑干病变影响的情况下),生存期可能会大幅缩短。总体而言,疾病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是否能够在早期得到干预。


参考文献


Autoimmune cerebellar ataxia with Kelch‑like protein 11 antibodies in a large cohort study. J Neurol . 2025 Mar 22;272(4):282. 


END


来源:神经科的那些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