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上期答案
1. 食管残余和复发的定义,大家还记得吗?
残留(residual):术后6个月以内在原切除部位及周围1 cm内黏膜发现肿瘤病灶。
局部复发(local recurrence):手术6个月以后在原切除部位及周围1 cm内黏膜发现肿瘤病灶。
2. 食管ESD术后侧切缘不明(HMx)的患者,我们应该如何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切缘受灼烧和机械刺激等影响无法判断时诊断为HMx。应该通过肿瘤与标本边缘的距离为依据制定治疗方案,因为距离1mm以上时局部复发率为0%,而标本边缘可见肿瘤时,局部复发率约为40%,多建议追加治疗,外科手术或放化疗。
作者: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 郑家垚 钟世顺 邓万银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40岁,1个月前外院体检胃镜发现食管糜烂(距门齿约28cm)、反流性食管炎(B级),活检病理:中重度异型增生。偶有反酸、烧心,无腹痛、腹泻,无进行性吞咽困难。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
入院后检查
查体无特殊。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志物CA199、CEA正常。
胸部CT平扫+增强:1.双肺少许慢性炎症;2.部分食管壁稍增厚,请结合内镜检查,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术前我院完善放大胃镜+超声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距门齿约28cm处见一纵行黏膜隆起,中央稍凹陷,0-Ⅱa+Ⅱc型,大小约1.4 cm×0.6 cm,表面粗糙不规则,色泽稍红,口侧区域中央鳞状上皮修复,IPCL观察不清,肛侧区域黏膜糜烂,隐约可见IPCL密集观察欠佳,周边边缘呈稍隆起,该区域背景着色阳性,IPCL可见B2型血管,呈不规则细网状,考虑R型血管可能。碘染示:碘染染色效果不佳,周边正常黏膜淡染,病灶中央呈淡染,局部浓染。EUS:病灶呈低回声增厚,局部黏膜层、黏膜下层融合,考虑侵犯黏膜下层可能。
术前诊断
1. 病灶性质:早期食管癌
2. 病灶位置、大小、形态:食管中段(距门齿约28 cm),大小约1.4cm×0.6cm,0-Ⅱa+Ⅱc型
3. 分化程度:中分化,不排除低分化及特殊类型肿瘤
4. 浸润深度:SM1-SM2
内镜治疗
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术前考虑病灶浸润深度可能至黏膜下层,因患者年龄40岁,术前活检病理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灶小,病灶中央炎症明显,存在误判的可能可能性,结合患者意愿行ESD切除病灶。ESD术中过程顺利,无严重出血及穿孔。术后标本再次碘染后可见病灶中央区域呈浓染,边缘隆起区域呈不染区,标记点外未见不染区。
术后病理诊断
术后标本改刀图,获得10个组织条。
术后病理诊断:ESD标本大小为3.0 cm×2.4 cm×0.2 cm,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病灶小约0.8 cm×0.5 cm,侵及黏膜肌层(M3),未见神经、脉管侵犯,水平切缘及底切缘阴性,周边黏膜呈鳞状上皮增生。3#组织条病理复原示:病灶周边稍隆起区域为肿瘤所在位置,中央稍凹陷区域表面为糜烂、炎症,在糜烂炎症下方散在灶性癌组织分布。
术后病理诊断
术后2年随访复查3次胃镜,未见异常。复查2次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点评
本例食管中段早癌在术前诊断上存在一定难度,术前判断与术后病理有所出入。术前白光内镜下呈现0-Ⅱa+Ⅱc型,病灶不大, NBI下边缘隆起区域背景着色阳性,中央稍凹陷区域因糜烂或活检后,鳞状上皮修复,无法观察IPCL,肛侧区域因炎症、糜烂IPCL隐约可见密集但观察欠佳。ME-NBI下病灶周边隆起处IPCL呈不规则细网状结构,术前考虑R型血管可能,R型血管多见于低分化鳞癌、INFc(癌细胞灶显示浸润性生长,和周围组织的境界不清楚)、特殊类型的肿瘤。术前超声胃镜提示侵及黏膜下层。综合评估后术前考虑:食管早癌,低分化或特殊类型的肿瘤可能,侵犯黏膜下层可能,因患者年纪轻、病灶小,内镜切除难度小,先行ESD切除。而术后ESD病理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侵犯黏膜肌层,脉管阴性,与术前判断存在一定出入。
术前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的原因在于该患者长期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凹陷区域炎症、糜烂、修复,对病灶的浸润深度判断可能造成影响,病灶周边隆起区域的术前放大内镜考虑R型血管,可能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致,另外就是IFNa(癌细胞灶显示膨胀性生长,和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肿瘤的边缘浸润有时也会出现类似R型血管。同时超声胃镜在评估炎症、修复的区域,会造成浸润深度过判的可能。
诊疗体会
1.对于食管病变范围小的病灶,术前评估不是非常明确深浸润的,内镜切除难度小,可以先行内镜下切除做完整、准确的诊断。
2.超声胃镜在早期食管癌局部炎症修复的基础上评估,会存在过判的可能性。
3.R型血管在周边黏膜炎症情况下,其诊断的准确性会下降。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郑家垚
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
医师 医学硕士
福建省消化内镜分会早癌学组委员
福建省消化内镜分会胃疾病学组委员
擅长:胃肠镜诊疗,胃肠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下诊治,放大胃镜早癌精查、超声胃镜诊断、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诊治等。
钟世顺教授
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肛肠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疾病学组副组长
邓万银教授
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及胶囊内镜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常务委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