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经验分享:肠道超声在IBD诊疗中的应用

2019-07-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IBD肠道超声

背景-2.jpg

6月1~2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免疫介导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免疫介导消化系统疾病论坛暨肠黏膜屏障与相关疾病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们就消化免疫等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进展、临床实践经验等进行了广泛交流。本报将会议精彩内容整理发布。

经腹肠道超声在IBD诊疗中的应用

陈宁.jpg

报告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   陈宁


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日益增多,目前IBD的治疗目标也由“症状缓解”进展为“内镜缓解”,最终达到“组织学缓解”。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有助于实现IBD内镜缓解,但同时也导致患者过度暴露于放射线下。

经腹肠道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是评估IBD的较好替代手段。但限于我国消化科医生对超声了解较少,且超声结果受医生诊断水平及患者肠内气体、腹壁脂肪厚度等影响,检查结果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应用肠道超声评估IBD患者病情在我国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应用还有待加强。

  • 肠道超声评估IBD的效果和优势

与超声内镜类似,肠道超声通过界面反射识别肠壁层次,可观察到5层肠壁结构(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肠道超声可以观察到大部分空肠和回肠肠攀,但无法连续性扫查全小肠;在结肠,可实现连续扫查。

既往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内镜下活动性IBD,肠道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如克罗恩病(CD)病变检出敏感性可达88%,特异性为97% ,诊断符合率为94%。相比于CT等影像学检查,肠道超声可动态观察肠道蠕动情况,还可进行透壁性观察,评估脓肿及瘘管等并发症。

对于小肠受累的CD患者,小肠镜不适于短期内重复检查,且C反应蛋白、钙卫蛋白等生物标记物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肠道超声可多次复查、辅助评估病情,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欧洲CD和结肠炎组织(ECCO)的CD指南中也推荐肠道超声作为诊断小肠狭窄、穿通病变的检查方式之一。

  • “实战”经验分享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超声结果显示为受累结肠肠壁全层增厚,但很少超过5 mm,;病变常为连续性;可观察到结肠袋消失,受累结肠呈现“软管征”(图1),但肠壁结构可保留;炎症明显时,受累肠管可表现为肠壁各层结构分界不清、多普勒下血流明显增多。

1.jpg

图1 典型UC超声表现,肠壁增厚,回声减低,肠壁层次消失

CD患者肠道超声表现为受累肠壁明显增厚,可达5~7 mm以上,伴有多普勒下血流明显增多;狭窄型CD可观察到病变处肠腔狭窄,同时伴有狭窄段口侧肠段扩张(图2);瘘管、脓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也可观察到(图3);受累肠段周围还可看到肠系膜受累的强回声晕,即“爬行肠系膜脂肪(Creeping fat)”。此外,对于腹腔脓肿,超声引导下经腹壁穿刺引流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2.jpg

图2 CD小肠形态,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口侧肠管扩张

3.jpg

图3  CD患者盆腔脓肿

  • 研究简介

讲者所在团队开展的一项评估IBD肠道超声效果的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期间确诊的IBD患者76例(UC44例,CD31例)。结果显示,患者肠壁厚度与内镜评分呈正相关(UC组及CD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和0.733);UC肠壁厚度超过3.3 mm提示处于活动期(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100%),CD肠壁厚度2.8 mm提示活动期(敏感性76.3%、特异性100%)。

对11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CD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6.5个月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肠壁明显变薄,层次变清晰;腹部超声可检测56.8%的CT可见病变,还检出7处CT未见的肠道病变;与C反应蛋白指标相比,肠道超声检测更接近内镜评估效果。

综上,虽然目前腹部超声并不能取代传统内镜诊断IBD,但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此外,腹部超声或可用于IBD患者的识别及随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吴哲 整理 陈宁 审稿)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