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群贤引领,铸就规范
评审组实地考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评审组一行参观了医院的整体概况,包括规划沙盘、检验中心、分子诊断与精准医疗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及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区域,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技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直观而全面的了解。
严格评审,验收通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详细介绍了血液病中心规模及人才团队建设、血液病诊疗路径、亚专科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开展情况,以及血液肿瘤药物管理、专病信息化建设、继续教育与培训、患者随访和全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评审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随后,评审组专家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实验室设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化疗病房、白血病病区、干细胞采集设备、病历文书记录、病房管理和随访资料等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围绕临床诊疗路径管理、各院区各病区同质化管理、患者随访形式、实验室精准诊断情况进行了提问和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经过严格评审与综合打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顺利通过验收。
王建祥教授表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规模大,病源丰富,特别是AML亚专科团队在前期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项目评审组专家表示,希望在通过AML规范化诊疗中心验收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能够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AML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造福更多血液病患者。最后,王建祥教授与评审组专家共同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授予“领航计划——急性髓系白血病规范化诊疗-规范中心”牌匾。
专家合影
李菲教授表示,此次“领航计划——AML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项目”规范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不仅是对血液病中心多年来AML亚专科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一次以评促建的宝贵契机。通过参与验收,中心系统性地梳理了学科建设中尚需完善和提升的环节,未来也将积极推动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更多江西省及周边地区的AML患者带来希望。
李菲 教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论坛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获得<规范中心>验收通过的单位,您现在有什么感受?
李菲教授:在中国开展急性白血病规范化中心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为全国各大医疗单位提供了AML规范化诊疗建设的示范。通过精心设计的六项指标体系,我们能够引导各参与中心在申报过程中全面梳理自身的诊疗规范、管理流程,以及在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患者随访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论坛报
贵院在申请AML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中,采取了哪些推进措施?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您如何看待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李菲教授:首先,我们对中心的AML诊疗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明确了AML临床诊疗路径,使科室医生和护理团队对诊疗流程有了更加清晰和规范的认知。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诊疗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为AML患者提供了更精准、高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我们针对以往随访工作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整合与优化。通过整合门诊随诊、微信随诊、电话随诊及护理随诊等多种随访方式,建立了一体化的随访系统,使得随访工作更加高效、有序。这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大大提升了随访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AML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显著提升医疗质量,确保患者获得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还能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科的整体医疗水平。
论坛报
近年来,AML患者的“全程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要求医院具备更强的患者随访与患者管理能力,对此您有哪些经验分享给正在进行规范化建设的中心?
李菲教授:近年来,AML患者的“全程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医院具备更强的患者随访与管理能力。针对这一需求,我有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完善的诊断体系是规范化建设的基础。精准、规范、清晰的诊断是后续治疗与管理的有效前提。我们深知,只有患者实现了规范化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专科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患者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始终把完善诊断体系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专科诊疗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其次,亚专科团队的同质化建设至关重要。亚专科团队是规范化建设的执行者,他们的规范化意识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与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培养团队成员的规范化意识,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深刻理解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最后,医护团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同样不可忽视。医生与护理团队应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疾病知识的宣教,帮助患者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论坛报
本项目旨在以评促建,促进各级中心不断提升,对于后续持续的学科建设、规范诊疗提升,您有哪些计划或展望?
李菲教授:本项目旨在通过评估推动建设,促进各级中心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对于后续持续的学科建设和规范诊疗提升,我有以下计划和展望:
首先,我们将继续优化已建立的诊断体系、管理流程和临床路径。这些构成了我们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诊疗规范化与高效的关键。我们将不断完善这些体系,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体验。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侯良宇 整理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菲教授 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