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突破性小干扰RNA药物:英克司兰助力血脂可持续达标,守护早发冠心病患者健康

2024-07-02作者:Kangn资讯

早发冠心病(PCAD)通常定义为男性55岁以下、女性65岁以下发病的冠心病,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且趋向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尽管在预防和治疗CAD方面取得了进展,但PCAD的死亡率并未下降,且总体预后较差,带来的沉重社会负担[2]。血脂管理是动脉粥样硬化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最终目的是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事件发生风险。


本期,北部战区总医院张磊医师将为我们进行一例早发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并由北部战区总医院彭程飞教授进行点评,共同发掘病例背后的启示,为临床疾病诊疗带来新思考。


专家简介
image.png
  张磊 博士
北部战区总医院
  • 心血管内科医师

  • 擅长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年均完成或指导完成PCI近千例

  • 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及院士工程

  • 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课题

  • 参与完成CREATE、TRACK-D、BRIGHT研究等超过50家中心,2000例患者的大型研究3项,小型研究10余项

  • 先后发表SCI文章8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哈里森心脏病学》中文版译者


病例分享


演示文稿1_01.jpg

张磊医师病例分享视频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6岁。


主诉:阵发性胸痛8年,加重5小时。


简要病史:患者于2016年始偶尔出现劳累后胸痛,冠脉CT显示前降支70%狭窄,拒绝行冠脉造影检查后出院,诊断:1.冠心病 2.高血压 3.高脂血症,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缬沙坦治疗,服药不规律。2024年1月31日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诊断:1.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高血压 3.高脂血症。患者拒绝入院行冠脉造影,用药无调整。2024年3月19日13:20运动后突发胸痛,伴大汗,性质剧烈不缓解,含服“速效救心丸”无效,16:10由120转运至我院急诊,行心电图示:aVR,aVL,V1,V2导联ST段抬高,余导联均ST段压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200 mg,氯吡格雷600 mg后,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最高血压160/105 mmHg。高脂血症病史9年。


个人史:吸烟史20年,每日20支。交际性饮酒。


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1)体格检查:身高185 cm,体重124 kg,BMI 36.2 kg/cm2。急性病容,平卧位,平车推入病房。两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心脏听诊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病理征阴性。


(2)心肌标志物:CK>5000 U/L↑,CK-MB 386 U/L↑,hs-TNT 9.53 ng/ml↑,AST 700 U/L↑,ALT 147 U/L↑,NT-proBNP 1038 pg/ml↑。


(3)血脂:CHOL 5.30 mmol/L,TG 1.10 mmol/L,HDL-C 0.98 mmol/L,LDL-C 3.68 mmol/L↑,Lp(a) 528 mg/L↑。


(4)心电图:aVR,aVL,V1,V2导联ST段抬高,余导联均ST段压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


(5)超声心动图:左室心尖部圆隆,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二、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42%。


(6)冠脉造影:左主干(LM)正常,左前降支(LAD)近段瘤样扩张,100%闭塞,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未见明显狭窄。


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2、高血压病 3、高胆固醇血症

治疗经过

介入治疗:于LAD近段反复血栓抽吸后植入3.5×28 mm支架1枚。(D to B时间<60 min)。


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沙库巴曲缬沙坦、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出院当天恢复他汀用药,并给予英克司兰皮下注射一支(3个月注射加强针后每半年注射一次)


随访

出院后2月复查:血脂:CHOL降至2.15 mmol/L,TG 1.18 mmol/L,HDL-C 0.98 mmol/L,LDL-C降至0.85 mmol/L(降幅76.9%),Lp(a) 566 mg/L↑。心脏超声:左室59 mm,LVEF 45%(2个月前42%)。

专家简介


image.png
  彭程飞 教授
北部战区总医院
  • 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 擅长复杂危重冠心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介入手术近千例

  • 主持全军医学科技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

  •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10余篇,其中SCI论著5篇

  • 因参加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获得2020年第二届心血管病学菁英的抗“疫”英雄奖


病例点评


患者36岁,因早发冠心病(PCAD)、肥胖和长期吸烟史等多重高危因素,显著增加了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其紧急入院,突显了病情的严重性。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长期升高与PCAD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因此血脂管理对于预防和临床管理PCAD至关重要[1]


英克司兰是一种新型的小干扰RNA(siRNA)降脂药物,通过特异性降解PCSK9 mRNA,从而减少PCSK9蛋白合成,增加LDL受体表达,有效降低LDL-C水平[3]。英克司兰推荐给药方案为单次皮下注射284 mg,首次给药后,在3个月时再次给药,然后每6个月给药1次,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效的血脂管理方案。


在本病例中,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导致了LDL-C水平长期居高不下,这不仅加剧了血脂波动,也增加了易损斑块形成和心梗诱发的风险。因此,加强疾病的科普教育、选择依从性高的治疗方式是改进治疗策略的关键。通过使用长效药物和实施长期随访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该患者在接受首次英克司兰给药后2个月,LDL-C水平降幅高达76.9%,显示出了良好的血脂控制效果。


既往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ORION-9/-10/-11三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已证实英克司兰降脂的持久性、有效性和安全性[4-6]。另有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IIIb期临床试验(VICTORION-INITIATE研究)采取“英克司兰优先”策略(ASCVD患者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LDL-C仍未达标的患者立即启用英克司兰)是否优于常规治疗策略(他汀联合其他降脂治疗),结果表明“英克司兰优先”策略可使患者LDL-C持续降低,多数患者可在治疗第330天时LDL-C治疗达标,且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7]。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对于存在高度个体差异的患者,英克司兰同样可有效降低ASCVD高危/极高危患者LDL-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8]。此外,在第92届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年会(EAS2024)上公布的SIRIUS研究中,英克司兰被预测在5年内可降低3P-MACE(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9]


2023年8月,英克司兰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上市,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展望未来,随着英克司兰的广泛应用,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率可通过便捷、高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进而带来患者长期预后的改善,对PCAD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Le A, Peng H, Golinsky D, Di Scipio M, Lali R, Paré G. What Causes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urr Atheroscler Rep. 2024;26(6):189-203. doi:10.1007/s11883-024-01200-y

2. Smith CL, Seigerman M, Adusumalli S, et al. Evolution and Outcomes of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urr Cardiol Rep. 2021;23(4):36. Published 2021 Mar 8. doi:10.1007/s11886-021-01457-8

3. Ray KK,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Apr 13;376(15):1430-1440.

4. Ray KK,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16): 1507-1519.

5. Raal FJ,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16): 1520-1530.

6. Wright RS,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9): 1182-1193.

7. Koren MJ, Rodriguez F, East C,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7:S0735-1097(24)06624-5.

8. Giammanco A, et al. Presented at EAS 2024 meeting.

9. Angoulvant D, et al. Presented at EAS 2024 meeting.


审批码LEQ0027218-64437,有效期至2025-06-28,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