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规范先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特别设立白血病专科门诊,亚专科小组积极落地

2025-03-27作者:医学论坛报龚咏琪资讯

为推动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规范化诊疗,依托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航计划”项目,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发起“领航计划——急性髓系白血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旨在联合全国权威专家团队,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全国范围内区域医院的AML诊疗水平,构建科学的AML规范化诊疗路径,并建立健全的AML患者随访体系,以期造福更多AML患者。

2025年2月14日,项目评审组莅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对该院在AML规范化诊疗建设方面的成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审及实地考察,并成功举办了<规范中心>验收通过仪式。这标志着邵逸夫医院在AML诊疗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也彰显了医院在推动AML诊疗规范化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规范为基石,共谋创新发展




图片1.png

蔡秀军 院长

会议伊始,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对莅临本次验收评审会的诸位专家表示欢迎。蔡教授指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AML诊疗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不仅是对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提升血液疾病诊疗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举措。邵逸夫医院将大力支持学科发展,鼓励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携手并进,共同努力提升诊疗水平。


图片2.png

金洁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回顾了邵逸夫医院三十余年成长历程,对医院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金教授强调,邵逸夫医院血液科的全面发展,是历代专家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展望未来,期望以本次验收评审会为新的起点,邵逸夫医院血液科能够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创造更多科研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图片3.png

佟红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佟红艳教授对近年来邵逸夫医院血液科的快速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祝贺邵逸夫医院成为杭州市首家召开验收评审会的单位。佟教授指出,做好规范化诊疗是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只有建立了科学、统一、规范的路径,才能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接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科学评审,夯实规范基石




图片4.png

刘飞飞 教授

邵逸夫医院刘飞飞教授就AML规范化建设做整体汇报。作为浙江省血液病诊治中心之一,邵逸夫医院在硬件设施方面配备了充足的床位和先进的设备,同时设有专属骨穿室与白血病亚专科门诊,专家团队经验丰富,护理团队专业尽责,为患者提供专业、便捷的诊疗环境。在诊疗技术层面,医院建立了系统的诊疗路径资料,涵盖了治疗前评估、精确诊断、个性化诊疗方案制定,以及详细的危险分层与疗效评价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同时,医院还构建了完善的随访体系,为患者量身定制康复计划,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服务。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医院通过优化医保报销流程,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医院还常态化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诊疗水平。在患者管理方面,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实现有效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需求。同时,医院还提供丰富的患教材料并定期举办患教活动,帮助患者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信心。

本次验收评审会特邀金洁教授、佟红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华锋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海侠教授共同担任评委,专家们从基本条件与资源、药物管理、诊疗及技术要求、信息化建设、继续教育及培训、患者管理六大评审板块,对邵逸夫医院进行评审和点评。金洁教授高度评价了邵逸夫医院在AML诊疗领域的卓越成就,并鼓励医院持续提升诊疗水平,强化团队建设。佟红艳教授对医院AML诊疗路径的系统性和指南依从性给予高度认可,特别赞扬了医院的随访工作,强调其对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王华锋教授赞赏了医院的团队建设和专业培训,建议进一步加强梯队建设,通过外院培训和内部会议分享,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周海侠教授则针对随访体系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设立专人负责,确保数据准确完整,提高随访效率。


评审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严格审查,验收通过




随后,评审专家们对邵逸夫医院血液科的病房、设施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病例系统、随访系统等材料进行抽查。专家们对邵逸夫医院在AML诊疗领域的规范化建设、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患者全程管理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评审组实地考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经四位评审专家严格评审与综合打分,邵逸夫医院顺利通过验收。金洁教授与评审团专家一起为邵逸夫医院授予“领航计划——急性髓系白血病规范化诊疗-规范中心”牌匾。


图片13(1).png

专家合影





学术分享:靶向时代下AML长期生存的机遇与探索



图片14.png

杜华平 教授

在学术分享环节,邵逸夫医院杜华平教授介绍了AML在靶向治疗时代的最新进展与突破。近年来,国际上AML的精准诊断与预后分层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的问世改写了AML的临床治疗结局,带来更高质量的缓解,但一年内复发问题仍困扰着AML患者,尤其对于老年高危患者,五年复发率接近90%。在此背景下,维持治疗是重要的探索方向。理想的维持治疗能够抑制残留白血病的复发演变,同时避免增加治疗相关的基因组学不稳定性。

以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为代表,联合阿扎胞苷可有效清除白血病干细胞(LSC),助力AML患者持久缓解。《含维奈克拉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烈化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专家建议(2024年版)》中提到,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诱导缓解后持续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出现的血细胞减少,临床处理措施通常包括推迟后续疗程、缩短每疗程中维奈克拉给药天数以及降低阿扎胞苷剂量,即“阶梯式方案调整原则”,通过灵活调整用药剂量和间隔,有效平衡了疗效与安全性。此外,针对治疗中出现的血细胞减少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大咖访谈,启迪实践




video


论坛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全国首批获得<规范中心>验收通过的单位,您现在有什么感受?

张瑾教授:白血病作为全国前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此次荣获<规范中心>,是对我院AML诊疗工作全方位、全链条的认可。在申请过程中,医院领导层、亚专科学组及护理团队均展现出高度的重视。

通过对现有及既往AML患者的深入随访与分析,我们深刻体会到规范化诊疗的至关重要性。随着AML诊断技术的日益精进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我们的诊疗水平已迈上新台阶。因此,紧跟最新规范,更新诊疗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我们将秉持规范化诊疗原则,并与周边医院携手,共享经验,共谋发展。相信这将极大提升AML的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佳的治疗效果。


论坛报

申请报名参与本项目,您做了哪些工作,来推进本院的AML诊疗规范?

张瑾教授:在申请过程中,我们对AML诊疗工作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回顾。凭借在骨髓组化、染色体检测及基础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我们构建了涵盖诱导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及随访的完整诊疗体系。同时,我们对科室及亚专科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此,我们特别设立血液科白血病专科门诊,由亚专科团队负责具体执行工作。

同时,我们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详细介绍新技术和新治疗方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信任。针对老年AML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往往不能耐受强烈的化疗,也无法接受移植治疗。因此,随访和维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门诊、微信等途径建立一对一沟通渠道,定期随访并进行患者教育,既提升了AML诊疗水平,也极大地促进了工作的高效开展。


论坛报

这些工作带来哪些积极的成果?您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推动规范化的意义是什么?

张瑾教授:自参与项目评审以来,我们科室在AML的治疗与诊断领方面更加具有向心性。首先,科室内部各亚专科小组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诊疗规范,这种统一性不仅提升了团队的专业性,也为我们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们对AM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统一的认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度显著增强,医嘱执行度也随之提高。在随访和后期的维持治疗中,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治疗计划,这对于提高诊疗疗效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论坛报

近年来,AML患者的“全程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要求医院具备更强的患者随访与患者管理能力,对此您有哪些经验分享给正在进行规范化建设的中心?

张瑾教授:随着AML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在这期间,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有效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第一,充分利用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以及门诊一对一的资料填写方式,与患者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第二,在每次维持治疗后,我们都严格保存相关数据,尤其是骨髓检查等关键指标。第三,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与患者保持日常的交流互动。第四,对于病情相对稳定、可能疏忽随访的患者,我们会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这些举措在整个随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坛报

本项目旨在以评促建,促进各级中心不断提升,对于后续持续的学科建设、规范诊疗提升,您有哪些计划或展望?

张瑾教授:自参与项目评审以来,我们科室已多次召开会议,围绕患者诊疗及亚专科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与展望。首先,我们计划加强对新技术、新药物及新方法的探索与学习。其次,在规范化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将针对高危患者开展更多临床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为这类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选择。第三,我们亚专科还计划派遣骨干人员前往国内在白血病诊治方面具有先进水平和显著学科影响力的中心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我们专科的诊治能力和学术水平。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侯良宇 整理
张瑾教授 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