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成年人每年患普通感冒平均2~6次,儿童平均6~8次。普通感冒大部分由病毒引起,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普通感冒常在季节交替和春、冬季节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痒或咽痛、咳嗽、全身不适、低热、倦怠等,较严重的可表现为发冷、发热、全身酸痛、并伴有食欲缺乏、头痛、乏力等症状。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症状是治疗普通感冒的有效途径之一。抗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成分主要包括解热镇痛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抗组胺药、镇咳祛痰药和抗病毒药,部分感冒药中还含有中枢兴奋药。
部分常见感冒药主要成分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常见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旨在为部分特殊患者合理选择感冒药提供帮助。
感冒药名称中含有“麻”和“伪麻”,是指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成分。伪麻黄碱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主要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能较好地减轻上呼吸道的充血现象,从而减轻鼻塞的症状。但伪麻黄碱对上呼吸道以外的血管也有一定的收缩作用,因此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及同时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禁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青光眼患者不建议使用伪麻黄碱作为局部用药。另因伪麻黄碱属于兴奋剂,含有此成分的感冒药运动员慎用。
“扑”和“敏”是指感冒药中含有氯苯那敏成分。氯苯那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能够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因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影响神经元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可导致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服用该类感冒药期间避免驾驶机动车、高空作业以及精密仪器操作等。与酒精及其他中枢抑制药物合用有相加作用,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同用时,使本品抗胆碱作用增强及延长。
“美”和“美芬”指右美沙芬,右美沙芬为左吗啡喃的右旋异构体,因具有非麻醉性中枢性镇咳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镇咳治疗已有40年。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或稍强,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但也有报道称大剂量长期使用右美沙芬致精神障碍或依赖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含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感冒药物,因为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中枢镇咳作用可影响痰液的排出。
“氨”和“酚”是指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即常说的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用于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加重肝脏损害,因此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
尽管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名称各异,但其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药物作用大同小异,因此复方抗感冒药应只选其中的一种,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可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上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感冒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体质、受凉等因素有关,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受凉,其次就是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等。
来源:人民药师在您身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