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朱利平教授:《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上)|指南共识

2022-05-1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为提高念珠菌病的诊疗规范行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主要包括念珠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与治疗总则以及各种常见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细则,并于2019年10月27日正式发布。那么,《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与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念珠菌病指南会有哪些不同?念珠菌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又该如何规范进行抗真菌治疗?在第1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暨第4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OCAMRI)联合会议的云端会议上,《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主笔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利平教授的解读,为念珠菌病的临床诊治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发布背景及意义

  • 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相继出台并更新念珠病相关诊疗指南,我国也有重症、血液等不同领域念珠菌病指南,但迄今为止尚缺乏集各种念珠菌病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多学科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牵头首次组织感染、重症、血液、移植、呼吸、皮肤风湿免疫、临床微生物、药学、病理、影像等多学科专家,结合已发表相关指南、国内外临床研究数据,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形成本共识,该共识全面总结念珠菌病的相关研究数据94篇,从微生物学、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到最新进展,建立中国特色的多学科合作的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疗模式。

  • 在专家共识编写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以专科为重点的方式征求意见。共识的编写参考国内外指南,采用国际通识,结合国内外数据,充分体现中国数据,并更新一些新技术。在学科方面,尽量纳入更多学科,例如眼科、病理科和影像学科等;在讨论主题方面,对于国际上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例如肺部念珠菌病是否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提供中国专家的经验;在概念方面,对于是否需要开展早期经验性治疗以及相关的治疗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关于一些国内尚未引进的新药和新技术,专家共识也进行了简要描述。

 

二、《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内容解读


 总  论 

(一)专家共识的内容构成

专家共识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内容组成。总论包括前言(定义、病原学、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等)、念珠菌病的诊断(病原诊断、临床诊断)和治疗(治疗原则、治疗策略),各论针对不同念珠菌病分别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介绍。


具体而言,总论中的临床诊断包括诊断的策略与方法,治疗原则包括何时、如何治疗,强调在治疗策略方面应根据分级诊断采取分级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性治疗、经验性治疗、诊断驱动治疗(或抢先治疗)以及目标治疗等;各论部分,分别针对念珠菌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念珠菌眼内炎、念珠菌心内膜炎、支气管肺念珠菌病、腹腔念珠菌病、骨关节念珠菌病等不同念珠菌病进行介绍,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二)念珠菌病概述

  1. 念珠菌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侵犯局部皮肤、黏膜以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

  2.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真菌,在血琼脂及沙氏琼脂上生长良好,最适合温度25℃~27℃。念珠菌分为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白念珠菌临床最为常见,以出芽方式繁殖,产生芽生孢子,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4~6 μm;非念珠菌多达16种以上,以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较为常见。

  3. 多数念珠菌存在复合群,如光滑念珠菌复合群,季也蒙念珠菌复合群等,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患者念珠菌复合群感染比例较高。

  4. 念珠菌复合群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尽相同


    表1 不同念珠菌复合群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敏感菌株比例)

    1.png


  5.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一个由定植、感染到疾病的连续过程,念珠菌定植是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重要前提。辅助判断定植和感染的方法可以通过念珠菌定植及校正定植指数、念珠菌评分预测模型及机械通气、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联合任何一项危险因素(CVC、广谱抗菌药物暴露、糖皮质激素使用、腹部大手术)进行判断。

  6. 共识流行病学部分纳入多项我国研究数据CHIF-NET,从2009年8月1日—2014年7月31日,纳入中国65家三级医院收集到8829株来自ICU患者的非重复热带念珠菌分离株,明确了我国真菌流行病学特点。CHIF-NET研究显示,热带念珠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上升。


2.png


 

(三)耳念珠菌

我国已有耳念珠菌并报道,尤其是多重耐药耳念珠菌所致新发念珠菌病会出现传播快、耐药广、诊断难、病死率高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念珠菌病的诊断

  1. 念珠菌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直接镜检、培养与鉴定、体外药敏试验、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组织病理检测;临床诊断主要根据宿主高危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持续粒细胞缺乏实体器官移植或干细胞移植、TPN、腹腔手术、胰腺炎、糖皮质激素、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体征、充分的抗细菌治疗无效等)及病原学检查(各种体液真菌涂片、培养、血清真菌G试验、组织病理学真菌特征性改变等)进行分层诊断。

  2. 念珠菌病的分层诊断包括拟诊(同时具有宿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分层诊断(拟诊基础上兼有微生物学非确诊检查结果阳性)、确诊(临床诊断基础上无菌体液或组织标本真菌培养为念珠菌和/或组织病理见侵袭性念珠菌病特征改变)。


(五)念珠菌病的治疗基本原则

  1. 选择抗真菌药物时应注意:

    (1)尽可能寻找和明确感染部位

    (2)对于严重感染患者,病原菌未明确前,可根据患者所在病区病原菌及耐药流行情况,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2. 目前常用于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的抗真菌药物有:

    (1)三唑类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

    (2)   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3)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制剂

    (4)嘧啶类药物:氟胞嘧啶,一般用于联合用药,否则极易出现耐药。

  3. 念珠菌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相应的抗真菌分级治疗策略: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和目标治疗。

  4. 针对不同人群对念珠菌病的预防治疗药物进行相应的推荐:

    (1)急性髓性白血病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首选泊沙康唑(高等级,强推荐),其次为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米卡芬净(高等级,中等推荐)。

    (2)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氟康唑(中等级,强推荐),棘白菌素类(低等级,弱推荐),肺移植高危患者推荐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

    (3)ICU患者:不建议使用常规抗真菌药物预防(中等级,中等推荐);但对于复发性消化道穿孔、腹部大手术吻合漏患者可酌情考虑使用氟康唑预防。

  5. 针对不同人群对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药物进行相应的推荐,经验性治疗是指有念珠菌病高危因素患者,已出现感染临床特征而采取的抗真菌治疗,亦称之为发热驱动治疗。

    (1)急性髓性白血病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棘白菌素类药物或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制剂(中等级,强推荐)。

    (2)ICU患者或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不建议使用常规推荐经验性抗真菌药物治疗(中等级,强推荐);发热伴念珠菌病高危因素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应在24h内及时给予棘白菌素类药物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中等级,强推荐)。

  6. 诊断驱动治疗用于有高危因素患者,是指有念珠菌病高危因素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特征,并有病原学非确诊检查阳性结果时给予的抗真菌治疗,推荐使用棘白菌素类药物(中等级,强推荐),病情相对稳定、近期未使用过唑类药物或已知氟康唑敏感菌株,可予以足量氟康唑治疗(中等级,强推荐);耐药菌株可选用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中等级,强推荐)。



讲者:朱利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整理:刘安云(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责编:倪明珠(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SIFIC 感染科普笔记


纯干货.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