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老年人用药,要远离的十大误区

2022-10-10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窦青瑜


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最为常见,患有多种疾病常常使用多种药物。


此外,老年患者还常常出现衰弱、营养不良、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慢性疼痛、焦虑抑郁等老年综合征,使病情复杂化,加之老年人心理调节能力和生理机能都有衰退,因此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药物使用更需小心谨慎。


 远离十大误区 
01
不遵医嘱,擅自增减药物

有些老人一旦发现患病,治疗操之过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血压降得太快或血糖降得过低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头晕、乏力,甚至低血糖昏迷。有的老年人一旦病情稳定,又开始自行减量,导致血压、血糖波动,病情可能加重。

02
道听途说,听信他人治疗方案

同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治疗药物,治疗机制不同。要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选择针对性药物,不能因为别人用了效果好,跟风随意换药。

03
盲目养生,大量服用保健品

有老年患者不加鉴别地相信广告宣传或所谓的民间养生秘诀,不咨询医生,就买来各种补药或保健品吃。部分药品价格不菲,疗效有限,不但浪费金钱,多种药物还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延误病情或药物中毒,得不偿失。

04
没有症状,不用吃药

一些老年患者虽然血糖、血压明显升高,但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以为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不服药,直到出现卒中等脑血管意外,才有“感觉”,为时已晚。

05
是药三分毒,不吃或者少吃药

正规药物均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只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正确指导下服药,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都是轻微可控的,身体可以耐受。

06
随意性大,服药不定时

要想使机体对药物能较快而完全地吸收,并达到适当的血药浓度及最佳治疗效果,应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恒定剂量,即强调服药的时间性。例如,降压药一般应在晨间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品应在饭后或饭中服用,降血脂药宜在睡前服用。而有些老年人不遵守这些用药规律,影响治疗效果。

07
服药困难,掰开研碎服药

部分老年患者觉得药片太大或吞咽功能下降,将药片掰开研碎,或将胶囊中的颗粒倒出服用,部分药品确实可以这样服用,但对一些控释片、肠溶药品不能随意破坏药物结构,需咨询医生和药师后再用药。

08
药物有依赖性,要定期更换

合适的药物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对重要器官均有保护作用。在选用某些药物后,如果效果理想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不建议随意换药。

09
滥用维生素、抗生素、中药

有的老年人认为维生素没有副作用,是万能补药,实际上老年人只要均衡饮食,一般可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有的老年人对抗生素过分依赖,一有感冒、腹泻就服用抗生素,事实上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主要是抑制细菌,应在病因明确的情况下按医嘱服用抗生素。


老年群体中,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的观点很普遍。其实,所有的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滥用中药也会中毒,中成药和西药也不能随意组合。中药强调辨证施治,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0
不重视生活方式改善

对于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除了服用药物,治疗还要结合良好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抱着只要服药,就可以大吃大喝的态度,血压、血糖、血脂肯定无法控制良好。

来源:健康中国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

主任医师 吴锦晖

策划:谭嘉

编辑:刘洋


END

推荐阅读

☞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一图读懂

☞都是妇科炎症,感染源却不同!支原体、衣原体有啥区别?怎么治疗、预防?

☞ 实用!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 小儿高热惊厥的 10 大紧急处置措施

☞ 高龄!瘢痕子宫!妊娠格外要注意了

☞ 人工流产后,身体会经历哪些变化?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