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文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彭道泉 王帅
2021年,血脂异常诊疗领域有哪些新进展引人注目?未来,又有哪些研究值得关注?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道泉教授团队对2021年血脂异常诊疗进展进行年度回顾!(文末可阅读系列文章)
彭道泉教授
Lp(a)是否为ASCVD残余风险的有效干预靶点?Pelacarsen有望给出解答。
早期观察性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数据均强烈提示Lp(a)可能是ASCVD的致病因素。
尽管有许多药物能不同程度降低Lp(a),如烟酸、胆固醇脂蛋白转移酶(CETP)抑制剂、PCSK9抑制剂分别能使Lp(a)下降20%、20%~30%、20%~30%,但一直以来仍缺乏特异性降低Lp(a)的干预手段以明确Lp(a)与ASCVD之间的因果关系。
AKCEA-Apo(a)-LRx/TQJ230(即pelacarsen)是Lp(a)的反义核苷酸,与载脂蛋白(a)的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可使Lp(a)下降79%~90%。
一项针对pelacarsen的Ⅱb临床研究纳入286例Lp(a)>60 mg/dl(150 mg/L)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给药频次的pelacarsen或安慰剂治疗。
研究首要终点为25~27周后各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Lp(a)水平较基线的变化。
次要终点为25~27周后各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LDL-C水平较基线变化,Lp(a)降至50 mg/dl(125 nmol/L)以下的比例,Lp(a)降至30 mg/dl(75 nmol/L)以下的比例,ApoB、OxPL-ApoB、OxPL-Apo(a)较基线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基线Lp(a)为205~247 nmol/L,pelacarsen干预25~27周后呈剂量依赖性降低,Lp(a)水平分别如下:
20 mg每4周1次组降低35%;
40 mg每4周1次组降低56%;
20 mg每2周1次组降低58%;
60 mg每4周1次组降低72%;
20 mg每周1次组降低80%;
安慰剂组升高6%。
所有pelacarsen干预组在导致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流感样症状等不良反应方面,与安慰剂组无差别。
另一项关于pelacarsen对心血管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影响的Ⅲ期临床研究(HORIZON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
该研究纳入7680例患心肌梗死、卒中和有症状的外周动脉疾病且接受了指南推荐LDL-C降脂方案Lp(a)>70 mg/dl(175 nmol/L)受试者,随机接受pelacarsen 80 mg/次每月1次皮下注射或安慰剂治疗。
主要观察终点为首次发生MACE(定义为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需住院治疗的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复合终点)或基线Lp(a)>90 mg/dl首次发生上述MACE。HORIZE研究预期pelacersen能使Lp(a)水平较基线降低80%,使治疗后Lp(a)<20 mg/dl(50 nmol/L)。
该研究计划时间为4.5年,将于2024年发布结果,有望回答Lp(a)是否为ASCVD残余风险有效干预靶点的问题。
总体来说,2021年没有大规模降脂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发布,除以上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外,学界对于新降脂药物也在不断探索中,如PCSK9抑制剂的口服制剂,基因编辑沉默PCSK9,载脂蛋白C(ApoC)为靶点的小核酸药物降低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ANGPLT3核酸类抑制剂,新型CETP抑制剂(obicetrapib)等,这些新的靶点或制剂将为降脂治疗提供更丰富的手段,但其应用前景还有待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查看更多